大秦帝国作为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是

《大秦帝国》是西北大学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他自己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作品尊重历史,有血有肉,是一部纪录秦文化的重要著作。

实际上我们认真读完后,再参照历史,就会发现《大秦帝国》不过是一部小说。小说的情节自然离不开虚构,甚至在很多地方还没有电视剧描写的真实。尤其是从第二部电视剧开始,编剧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立场,对小说中的情节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正是这些修改让作者感到了非常的不满,这就是孙皓晖前两年表示准备重新拍摄《大秦帝国》电视剧的原因。他认为改编的没有原著好,歪曲了本来的面目。

这一套小说中不真实的地方很多,并不像做这标榜的那样忠实于历史。

一过于美化商鞅变法

在作者的笔下,商鞅就变成了大公无私的君子,比儒家弟子更像是儒家弟子,忠孝仁义。实际上商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家思想继承者,跟儒家根本挨不上边,更谈不上什么忠孝仁义。

商鞅在变法中滥杀无辜,用残酷无情的手段维护君主的独断专行。在战争中,利用欺骗手段抓住了昔日的朋友魏军的统帅。最后商鞅还起兵造反,对秦国全然不忠。

二苏秦和张仪的故事不符合事实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苏秦和张仪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因此他们两个人之间合纵连横的斗争纯属子虚乌有,与张仪对抗的是犀首。苏秦出生的比较晚,两个人之间没有交集。

至于说苏秦和张仪是鬼谷子的徒弟,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纵横家,就更加不靠谱了。虽然我们可以看到《鬼谷子》这本书,但不能说历史上就有这个人物,更不能确认这本书就是鬼谷子本人写的,至于其他的故事,更有可能是胡说八道。

三“纠纠老秦,同赴国难”,纯属作者的意淫。

作者在小说的第一部中,多次强调“赳赳老秦,同赴国难”。这就是非常搞笑的地方,好像秦国人真的就非常团结一样。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它拆散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把秦国人变成了孤零零的个体,因此才没有人敢反抗。

在秦国灭亡的时候,关中的老秦人都对秦国的灭亡非常漠然,根本就没有人关心。驻扎在岭南的秦国大军负责人任嚣边说秦是暴政,因此不愿意回军救援。

实际上小说中不尊重历史的地方非常多,远远不止上面的这几点。孙皓晖作为陕西人,歌颂秦国人有情可原,但过分的赞美就有一点虚情假意了。更不要说他是西北大学的教授,不应该在论文中间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

这其实是中国文人的通病,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也同样美化了曾国藩,但基本上是尊重史实的。

因此我们说,把《大秦帝国》当成一部小说来读,还是比较精彩的。如果说尊重历史,纯属胡说八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