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一类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为

舅爷作为当初的赊刀人,那个时候他常说:“这把刀我现在赊给你,等到预言实现之日,我再来找你要钱,如果预言落空,这把刀就白送你!”

一次去舅爷家做客,在电视上看到了“赊刀人”的新闻,舅爷才告诉我们,他曾经就是一名赊刀人,在他这里,我才揭开了赊刀人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了解了不收钱的原因。

赊刀人的由来

舅爷开玩笑说,赊刀人的祖师爷是鬼谷子,不过,据我考证,此行业最早出现在宋朝,当时叫卜卖,顾名思义,就是以卜算为核心,进行商品买卖的一群人。在宋朝,有些人为了赚钱,就把算命和商品结合在一起,游走在村落之间,寻找自己的“有缘人”,从此给该行业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发展到清朝和民国时,赊刀人到了巅峰,据年7月的《申报》记载,咸丰辛西年间(约公元年),一名外地人在浙江宁波奉化县卖刀,每当有人问起价格时,他便递过去一把刀,然后登记好买刀人的姓名、住址,只说现在米价贵到每升八十文,菜刀免费给你用,等到将来米价降到每升十八文钱时,他再来收钱。

果不其然,十六年后,宁波的米价降到了每升十八文钱,当初赊刀的人都十分佩服卖刀人,只是卖刀人再未出现过,使赊刀人更为神奇。

我舅爷曾经就是一名赊刀人

上世纪70年代末,刚挺过十年的艰苦岁月,正处于物质匮乏,食不果腹的年代,舅爷一家有着传统的铁匠手艺,在巴蜀这个富饶之地,吃穿不愁,可听到北方各地大力发展农耕时,舅爷两父子谋生了去北方卖刀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们一人准备了一背篓菜刀、弯刀、镰刀、剪刀等铁器,他们从公兴火车站(位于成都双流)出发,历经58小时才到天津,找好住宿后,就出去物色卖刀的地方。

在早些年间,舅爷的父亲也是江湖中人,把赊刀的门道摸得门儿清,听舅爷说,他老父亲手里有一本《赊刀人典籍》,里边把赊刀人的结社、组织、行话等讲的明明白白,只要抓住了民众的心理,不愁卖不出去刀。

舅爷物色好了地点,来到天津某区一个偏僻的村庄,摊上刀具,在地面写上相关文字后,就开始卖力地吆喝,“卖刀了,卖刀了!”这时,一个扛着锄头的妇女走了过来,询问刀怎么卖!舅爷父亲居然说:“我不卖刀,我赊刀。”

“我还头一次听说陌生人赊刀不卖刀的,那你不亏本?怎么赊的?”妇女好奇地问道。“做生意岂能亏本了,我赊刀有个规矩,我只需要说一个预言,等到预言实现之日,我再来找你要钱,如果预言落空,这把刀就白送你!”

妇女听到很神奇,带着试探的心理拿起一把镰刀摆弄了一番,感觉刀的质量确实不错,心动地说道:“那你说说看!”“三年之后,待小麦一元一斤时,我来收30元刀钱,怎么样?”舅爷说道。

妇女听到,哈哈大笑,说道:“这怎么可能的事情?现在小麦2分钱一斤,要涨到一块是不可能的事情!行,我赊一把!”舅爷问清楚妇女的家庭地址和身份信息后,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写上了这条收钱诺言,就递过了镰刀。

妇女喜出望外,我只是出来挖土豆,没想到遇到两个傻子,她回村后,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亲戚朋友,一时间,整个村子里都传开了,不断有人涌了过来。在当时,有一把好刀可是了不起的东西。

来的人有富人,有穷人,有很多人都认为舅爷是忽悠人的,也有一些爱占小便宜的人,和一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当然,还是淳朴的老实人居多。

舅爷看着人多了,就扯开嗓子说道:“我们今天主要为赊刀,三年期限,待小麦一元一斤时,我们再来收钱,若预言实现了就收30元一把,若没实现,我们就不来收钱了,刀免费送给你们!”

“当然,我们父子作为传统的手艺人,这些刀具纯手工打造,质量都是上乘的,用几年保证没问题,你们也可以买,价格已经写在地上了!”

众人议论纷纷,都拿起刀具观看了一番,瞧着这刀具确实不错,大家都想来一把,不一会儿时间,舅爷父子就赊出去了10把左右,也不乏那些老实人有钱便直接买了,大概卖出了15把。

眼看天要下雨,个别热心的村民还邀请舅爷两父子去家里吃晚饭和过夜,舅爷第二天临走时,还免费送了一把剪刀给村民。

没过几天,舅爷父子满满的两背篓刀具在“赊”和“卖”的双重推销下,一把不剩,总体来说,卖得比赊得多,按成本来计算,他们已经赚翻了。

过了半年,舅爷还去过一次湖北荆门,也赚得不少。后来,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没亏本,那些赊出去的刀就没去收钱了,不过,曾经的那条预言在三年后没实现,在三十年后实现了。

赊刀人根据不同地区的实情,留下的神秘预言也大不相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像舅爷一样的赊刀人有很多,他们有着超前的意识,看准了社会发展形势,扬言能通晓未来,发展至今,这些神秘预言95%都已经实现了,下面,我列举一些舅爷当初说出的谶语。

“猪上千,牛上万,鄙人收钱倒钱罐。”荆门当时的一头猪刚过百元,牛也只能卖几百元,村民听着很离谱,即使不想买,可听到这么神奇的事也想来一把。

“家家户户都有馒头吃。将来彩礼几十万。”那时的天津,普通家庭只能吃馍馍,馒头可是稀罕物,彩礼更不用说,这条预言很早就实现了。

“等你们村的河坝什么时候涨满了水,我再来要账。”荆门某村的一条干枯了几年的河,能涨水才怪了,村民以为都不可能实现,没想到几年后上游修水坝,河坝瞬间涨满了水。

“小麦一元一斤时,大米两元一斤时,我来收刀钱。”那个时候天津的小麦两分钱一斤,单纯的农民谁又能想到能卖上如此高价呢!

赊刀人没回来收钱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1、赊刀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在赊出去的同时,已经回本了

通过舅爷的经历,他们的这种赊刀行为,其实是商人一种超前意识的销售方式,当时,能赊出去的物件除了刀以外,还有铁锅、剪刀等物,也不是真正的全部赊出去。

舅爷当时在天津赊刀,就以小麦涨价为预言,备上笔和纸,若是村民想赊刀,他就留下身份信息和证明人,写上诺言,等事情应验后来收钱,一手交纸,一手交刀,他的收钱期限一般为三年。

而当时的村民大多朴实无华,憨厚单纯,基本都没文化,他们认为,只有揣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心的,有钱就买,很少有赊东西的想法,何况买刀只需要8元,赊刀三年需要30元,很多村民也担心三年之约无法实现,刚好家里缺刀,宁愿咬咬牙买一把。

舅爷说,当时他卖8元一把的刀,其实成本价只有2元,放在现在,8元相当于元,他当然乐意卖了。好几次遇上赊刀的村民,他还被邀请去家里吃了一顿有肉的晚饭,还住了一宿,就算三年之后收不回刀钱,他也是赚的。

当卖出去的刀比赊出去的刀多时,他们以赊来吸引顾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