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想拥有好命,做到三守,守身守

白癜风根治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531/4632315.html

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书传世。

《鬼谷子》一书,被誉为“旷世绝学,智慧禁果”,无论是从政、外交、经商、管理还是公关等等,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谋略。

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要获得好一点,想要更舒服一点,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想要就能够实现的,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因此就停止努力,不管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对于未来的向往还是要有的。

鬼谷子:想拥有好命,做到三守:守身、守位、守心!

《朱子家训》有言:“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做人的最佳境界,就是守住本分、安于命运,顺应天时、遵循天理。

人的命运好不好,关键看自己坚守些什么,都是自己种下的因结出的果。

要想拥有好命,就得守好三样:守身、守位、守心。

一、守身

《论语》里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多次省察自己、修正自己。

守身,就是守住理想信念、品德节操,上世纪福建有一位陈师傅,锡匠手艺人,技艺精湛,他从化锡学起,道道工序都精琢细磨。

渐渐地,陈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到了师傅的首肯,成了同行中的翘楚,锡器制作有一道工序“焊接”,即各个零部件打造成形后,通过焊接组合成完整的锡器。

锡的熔点低,温度高一点,焊接时熔化穿孔,锡器就报废了,陈师傅琢磨了很长时间,想出了绝招:焊接时,在焊口上涂抹松香,把烙铁靠近耳朵,用自己的耳朵感觉温度。

为练成这手绝活,陈师傅好几次烫伤了自己的耳朵,陈师傅敬重自己的手艺,做出来的器具件件精美。

然而,到本世纪初,人们日常生活就很少用锡器了。

陈师傅家的生意日益清淡,到最后一家人生活都举步维艰。

兄长改行做香烟生意,很快挣了大钱,邀请他到厂里帮忙,承诺给予待遇优厚,可一向性格温厚的陈师傅,坚决地拒绝了。

为维持生计,陈师傅白天出摊修自行车,夜晚坚持打磨自己的手艺,陈师傅的技艺终至登峰造极,在福建漳州一带声名鹊起,后来,他的一套龙凤呈祥锡壶作品参加马来西亚手工艺匠人大赛,获得了金质奖章。

陈师傅这位手艺人,艰难时固守,细微处精湛,作品表良知,器具见精巧,值得推崇。

《孟子》中讲:“守孰邑大?守身为大。”

人这辈子,守住什么最为重大?答案是,守住自身节操为最大,守身,守的就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二、守位

《中庸》有言:“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礼乐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秩序地位的象征。

不在某个位置上,享受那个位置的尊崇,会引发秩序混乱,不利于长治久安,也会损伤自身的平安。

守位,就是守住岗位职责、原则底线。

天圣四年,范仲淹任泰州知县,泰州东临大海,遇到大风大浪涨潮,大量田地被淹,范仲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立即准备物资,调运民工加固海堤,海潮被挡,大量盐碱化的土地又成为了肥田沃土,百姓受益,交口称赞。

景祐二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洪水来袭,运河决堤,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范仲淹先是调运粮食赈济灾民,后组织民夫疏通河道,退去洪水。

他还勘察河运,兴修水利,彻底解除了洪水泛滥之灾,保障了旱时灌溉,在他的精心治理下,苏州成了天堂似的鱼米之乡,真宗时期,范仲淹任永兴军兼延州知州。

由于西夏屡屡犯边,侵扰西北百姓,导致边境吃紧,范仲淹裁汰老弱,起用能将,整理军纪,演练军阵,永兴军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武备充分,军纪严谨,西夏统治者慑于范仲淹军威英名,数年不敢贸然犯边。

范仲淹每到一处为官,始终担当守位、造福一方、政绩斐然。

《论语》里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不在其位,名分不正,说出的话就很难上传下达,谋划的事就很难顺利实施。

《论语》又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要思谋那个职位的职责,否则会造成一个集体的秩序混乱,更不利于个人长久的安身立命。

反之,一个人在某一个职位上,就一定要有所担当,承担起某个职位赋予的责任。

简言之,就是在其位,定要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守位,就是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

三、守心

苏轼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最善变的是人心,要想守心不变,实非易事,守心,就是守住本心、砥砺前行。

邓稼先,毕业于抗战时的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他也唱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激昂校歌,在艰难困苦中,他励精图治,涅槃重生,学习成绩越来越优异。

为了实现科技强国兴邦,不受外强欺侮的家国夙愿,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深造。

毕业时,他婉言谢绝了待遇优厚的留任邀约,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事原子弹核理论研究。

从事这项工作,要隐姓埋名,深入戈壁荒漠,一切学术成就都不能公开,这些他都不放在心上,科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西北自然环境恶劣,这些他也都不在乎。

此后二十八年,他义无反顾、满腔热忱投入工作,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东奔西走,在西北甚至风餐露宿。

为了取得精确试验数据,他不惧酷暑严寒,亲自到西北戈壁荒漠参与一次次实验。

为了验证试验数据,他没日没夜地在科研院所带领大家搞科研,邓稼先曾欣慰地说:“做好这件事,我的一生就会很有意义。”

虽然经过一次次失败,但他们始终都在咬牙坚持。

邓稼先领导的团队,终于完成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解决了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关键性难题。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些巨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邓稼先及其团队的坚守和付出。

邓稼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因为他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受欺负的道理,所以始终不忘发愤图强的初心使命,守住本心,能让人保持思想的纯净、满腔的工作热忱。

《孟子》里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那些德行高洁、人格伟大之人,始终不会偏失率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中也说:“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只要守住了自己最初的发心,最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原本生出的愿望。

守心,就是不忘本心、方得始终。

古语有云:“守得云开见月明。”

人的一生,只有始终坚守、永不言弃,方能等到云团散开、看见月明。

要想心安命好,就得做到:守住身,不失品德节操;守住位,不缺位也不越位;守住心,不为名利世俗所惑。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