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道到底是什么鬼谷子其实就是变

相信有很多朋友会好奇:传说中的“道”到底长什么样?这个问题,鬼谷子或许能给点启迪帮助。比如,他曾经描述过道是“变化无穷,各有所归”。在鬼谷子看来道有两个基础属性:变化和趋势(也可以理解为规律)。所谓变化就是,道一直在变化,但是变化中又有不变,因为无穷的变化中,各有趋势。所以,道的属性不是变化,也不是不变化,而是变化的趋势,也就是我们习惯讲的自然规律,或者自然法则。一领悟了这层变化规律的人,便达到了“道知”。关于道知,是阿信多年前从《鬼谷子》中体悟总结出来的,鬼谷子说出了其中的法门: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在鬼谷子看来,不出门户便可了解天下的万事万物。不把头探出窗外便可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没有见到事物便可叫出它的名称,不走动便可以达到目的地,这便叫做“道知”。无疑,他是在告诉我们,其实:道知,是主观的。二什么样的主观呢?阿信是这么理解的,所谓得道就是,从主观上升到客观,再从客观回归到主观的过程。听起来貌似很深奥,实则六祖慧能的弟子,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早就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第三重:看山还是山。世人90%停留在第一重境界里,9%的人止步于第二重,只有1%的人能修行到第三重境界。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我们其实停留在第一重主观世界里,世人大多见了鸡汤就喝,听了成功学就信,整天追逐心灵正能量,这便是人的主观局限性。人们习惯性的把第一重的主观误解成第三重主观,却不知“此山”非“彼山”。也有人把第二重的客观,误解成了第三重的主观,却不知,道知是主观的,是不假思虑的,多一分思虑便错一份。道知,是主观性的,却是包容了客观性的主观性。三试举一例,前几天在惠山古镇招待了一个财经界的朋友,在钱武肃王祠前,看见了一个“钱”字,我提起了某位富豪。朋友感慨一声:他怕是要有一劫。我问:是祸从口出?他说不是。我又问:是枪打出头鸟?他说也不是。见我疑惑,他反问我一句:你觉得他不说就没事了?他不做就没事了?其实有些事说与不说,做与不做,该来的都会来。我说:莫非这是命数?是劫数?他颔首一笑道:恐怕“命数”二字最契合了。这位财经界的朋友的观点,颇有点“道知”的意味,是一种主观性的判断,其中又有包含了客观的分析。命数,就在哪里。云里雾里了吗?其实,古人很多教诲都有点道知的意味,诸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四什么是道?鬼谷子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规律;或归于阴,或归于阳;或以柔为特征,或以刚为特征。或以开放为主导,或以闭藏为主导。或松弛不固,或紧张难入。道在变,却又不变。道,就是变化与不变的规律,或许我们要做的是顺应变化中的趋势,仅此而已。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团创始人鬼谷信原创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