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苏秦

苏秦(前-前年),字季子,东周(公元前年前)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苏秦的行为惹恼了齐国的大夫们,被齐国所收买的刺客刺杀。

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纵横家。苏秦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说而说不行”。凭着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候而一举成名。促成了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荣华富贵。

刺股悬梁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赏析:苏秦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周书阴符,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

天府之国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对秦惠王进行游说,希望他接受连横的建议,他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但秦惠王并不为所动。见《战国策·秦策一》。后以“天府之国”专指四川。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袂云汗雨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九》

释义:后形容行人之多。

赏析:战国时,苏秦游说齐宣王抗秦说:“临淄共有七万户,每户有三个男人充兵,地广人多,众人把衣袖举起来就好像帐幕,每人挥一把汗就好像下雨,实力如此强大怎么能屈服于秦国呢?”清王韬《淞滨琐话·画船纪艳》:“士女麇至,几于袂云汗雨。”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释义:用来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

赏析:战国时,苏秦到韩国去游说韩宣惠王抗秦,他说:“韩国拥有最先进的弩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也众多,士兵也非常勇敢。这样强大的国家要是向秦国称臣屈服会让人耻笑,俗话说:‘宁可当鸡的嘴巴而不能当牛的尾巴。’”宣惠王听到一人苏秦的评价后决定抗秦。

覆醴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

释义:以“覆醴”用为隐瞒真相而代人受过的典故。

赏析:战国时的游说之士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今河南洛阳东)人,是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说,他的邻居远出为吏,妻子在家与人私通。等到这人快回来的时候,奸夫深感忧虑。妻子告诉奸夫:“我已经准备下酒等他了。”过了两天,丈夫到家,妻子叫妾进酒。妾知道是毒酒,两相为难,乃假装跌倒而弃酒于地,因此遭到主人的鞭打。三国魏嵇康《释私论》:“主妾覆醴,以罪受戮;王陵庭争,而陈平倾旨。”

“二百五”的由来

传说战国苏秦(齐王的说客)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就这样流传下来。(形容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为“二百五”。)

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纷争不断。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纵横驰骋,朝秦暮楚,以逞其智能,获取功名。而在这些谋臣策士之中,苏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位,他以自己出色的口才、过人的谋略,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并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六国丞相。

苏秦早年师从有名的辩论家鬼谷子,学成之后,出游数载,希望靠自己的口才谋得一官半职,但却一无所成,最后穷困潦倒地回到了家里。他的家人甚至家里的仆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认为他想靠搬弄口舌谋生是不可能的事情。苏秦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并下决心争一口气,做出一番成就。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后来证明改变他的一生的书,这本书是经过鬼谷子先生眉批的,传说是西周开创者姜太公手书的《阴符》。在得到了这本书后,苏秦开始全身心地投入钻研。一年之后,苏秦觉得自己已经领会了书中的知识,并可以靠这些知识来游说各国君主了,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外出游说生涯。

作为说客,苏秦的运气实在不太好。他先后去了秦国和赵国,口若悬河地向两国君主游说自己的治国谋略,但却吃了闭门羹。苏秦又赶往燕国,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有了晋见燕文侯的机会。他对燕文侯陈述燕国的危机,指出合纵政策对燕国的好处,燕文侯甚受感动,并立即采纳了苏秦的建议,还委派苏秦带着燕国国君的书信,去说服其他五国的国君也一起站在一条线上共同抗击秦国。这样,苏秦终于摆脱了厄运,开始了伟大的纵横家之路。

他合纵宣传的第一站就是赵国,他雄辩滔滔地向赵萧侯分析国际间的局势,指出合纵对赵国的好处。赵萧侯被他的言辞打动了,答应了六国合纵的计划。旗开得胜后,苏秦又轻易就说服了韩国和魏国,接下来又东去齐国,说服了齐王,最后又南下游说楚国。因为六国都害怕秦国,故六国联盟很快就团结了起来,苏秦顺理成章地成了合纵联盟的盟主,同时兼任六个国家的相国,名震天下。强大的秦国听到六国联盟的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六国得到暂且的安宁。合纵政策在苏秦的领导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苏秦也因此被赵国封为武安君。

不久,燕文侯去世,燕昭王继位,齐国趁机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为了报答燕国的知遇之恩,苏秦出使齐国,利用燕昭王为秦国女婿这点来游说齐宣王,让齐国归还了侵占燕国的土地。苏秦立下大功,也因此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为了报齐国夺城池之仇,燕昭王决定攻打齐国,而苏秦却献计给昭王,劝说他应该先设法削弱齐国国力,让齐国与别的国家发生战争,燕国便可尽收渔翁之利。此时,苏秦与昭王的母亲燕后私通的事情暴露,为了避免尴尬,苏秦自愿到齐国做奸细。于是昭王便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到达齐国后,苏秦得到了齐宣王的重用,齐宣王还听了他的建议攻打宋国。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齐国实力也因战而衰弱。苏秦在齐国,继续作削弱齐的工作。他劝齐王大兴土木,纵情享乐,对外则大肆战争,广树仇敌。齐国与秦国关系不断恶化,齐国国力也渐渐疲衰。

齐国日渐衰弱,四面树敌,苏秦频繁的间谍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苏秦死后,燕赵魏秦韩五国联合,在燕将乐毅的带领下大举攻齐,连陷城池七十余座,齐王被杀。齐国后来虽然又夺回国土,国力却大衰,从此一蹶不振。苏秦的六国合纵抗秦的计划最终也成了泡影。而苏秦却用忠诚和一腔鲜血使得燕国几乎吞并了全部的齐国,对于燕国来说,这个利益是巨大的。而苏秦的命运,就只落下千古绵绵不断的哀叹。

走马观碑,目识群羊

走马观碑说的是苏秦很聪明,他的老师感到自己教不了苏秦什么了,于是带苏秦去洛阳城拜访名士,两人骑马走到洛阳城外,苏秦却一边看着路边的石碑一边走,他老师说你要看的话那看完咱们再走吧,苏秦却说我已经看完了,老师不相信,苏秦就把石碑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他老师惊叹道:“季子啊季子!真是神人!”苏秦走马观碑,消息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目识群羊说的是苏秦在路上看到一群羊走过,能够说出其中黑色羊与白色羊的数目,苏秦真的很聪明……

苏秦位重本遭忌妒:巧言令色徒惹是非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苏秦早年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他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业精进。苏秦学业有成,辞别鬼谷子先生时,鬼谷子先生考察了他一番,苏秦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不想鬼谷子先生眉头直皱,脸上并无喜悦。

苏秦把话说完,怯生生地问:“先生,我说错什么了吗?先生为何脸有异色?”

鬼谷子先生语重心长地对苏秦说道:“你说得很好,并无错漏。事不可尽,尽则失关。美不可尽,尽则反毁。你只知善辩的好处,唯恐不能发挥至极处,却不知善辩之能遭人忌妒,若一味恃弄,祸不可测啊。”

后来,苏秦到各国游说,最终配六国相印,权倾一时。但他在燕国受到人的忌妒,怕燕王杀他,就自请到齐国做燕王的奸细。他花言巧语地使齐王信任了他,但他的频繁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于是,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

精美的器具让人觊觎,但也让人你争我夺,造成对其本身的伤害,这正是它自我炫耀的结果。由此引申开来,巧言善辩自有它的益处,不过,过于玩弄辞令也会伤害自身,于事有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大言若讷”,看来。该表现时尽力表现,不该表现时故装糊涂。才算得其方圆之道的精妙。

生报死仇

燕易王的母亲,是燕文侯的夫人。与苏秦私通。燕易王知道这件事,却对苏秦的待遇更加优厚。苏秦恐怕被杀,就劝说燕王:“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齐国,就一定能提高燕国的地位。”燕王说:“一切听任先生去做吧。”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齐国。齐宣王便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后,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王派人捉拿凶手,然而没有抓到。苏秦将要死去,便对齐王说:“我马上就要死了,请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这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当时,齐王就按照他的话做了,那个刺杀苏秦的凶手,为了邀功,果然自动出头露面了,齐王因而就抓捕他杀了。燕王听到这个消息说:“齐国为苏先生报仇,作法也太过分啦。”

苏秦死后不久,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一些事实才泄露出来。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闲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苏秦墓

苏秦墓位于淄川区经济开发区南苏村。墓冢封土高约5米,直径20米,长约40米,占地约平方米,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南原有一桥,名曰苏相桥,为古般阳二十四景之一。

明县志按《史记》记载:“苏秦为燕说齐,齐王用之,因与齐大夫争宠刺杀之,乃葬于此”。

苏秦: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不倦不息,努力不辍,最后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工夫下到,自然水到渠成。

战国时的谋略家苏秦年轻时,变卖洛阳家中的财产,前往秦国实现自己的抱负。继承王位不久的秦惠王接见了苏秦。听过苏秦的话之后,秦惠王觉得他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就婉言回绝了他。

此后苏秦在咸阳,先后十次上书秦王,大谈武力是通向和平道路的基础。无奈秦惠王不为所动。时间一长,苏秦的钱全部花光,后来都没有鞋子穿了,只好自己编双草鞋,背着又脏又烂的行李回到洛阳家中,他的妻子见他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连正眼都不瞧他,父母也懒得跟他说话,嫂嫂不给他做饭吃,苏秦只好像老鼠一样垂头丧气地蹲在墙角受气。

苏秦没有气馁,他决心奋发图强。痛定思痛,苏秦知道自己的失败是因为学识不够,他咬牙决定一切从零开始,发愤读书,研究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他找来古代的《阴符经》日日苦读,揣摩其中博大精深的谋略,并与当时七国的种种利害冲突联系起来。在一年的苦读期间,苏秦没吃过一顿饱饭,睡过一次好觉,他用绳子将头发拴在房梁上,每当打瞌睡的时候,就拿铁锥子刺痛自己,鲜血流下来,一直淌到了大腿上。一年后,苏秦已对时局了如指掌,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时势的战略。

苏秦再度出山,这次他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国,向燕文侯提出了使燕国强大的方针政策,同时强调只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联手,才能够解除秦国的威胁。

燕文侯很赞赏苏秦的观点,资助他车辆与金帛前去游说赵国,在赵国,苏秦的一番理论使赵王茅塞顿开,赵王封苏秦为武安君,给他辆豪华车辆,白璧百双,黄金万镒及数不清的绫罗绸缎,让他带着去向其他的国家宣扬“合纵”,一起联合起来抗击秦国。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苏秦的功夫下到了,自然就换来了成功。他周游列国,“以三寸之舌为帝王师”,说得韩、魏、楚、齐各路诸侯怦然心动。很快,苏秦便取得了六个国家的丞相位置,在苏秦执政期间,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一步。

能决定一件事情结果的,往往不是我们的才华,而是我们为之奋斗的过程是否能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