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讲话,我们听得非常入迷,仿佛是一种享受?而有的人讲话,我们总是犯困,非常难受?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说话更有魅力?怎样才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些问题是不是也一直困扰着你,如果是,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下鬼谷子的象比术,鬼谷子的象比术其实很简单,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鬼谷子说:”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
翻译过来就是说:言语中有“象”,事物中有“比”,通过“象”和“比”的手法来探求言辞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所谓“象”,便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来比喻事物;所谓“比”,是以同类的事物来做类比。因为采用象、比手法都不是直说,所以能于无形之中得到对方回应,从而了解到对方的实情。
所谓“象比术”,指的是运用象征等形象化的言语,或讲述类似的事例,来达到说服他人的一种策略。
在三十六计中,很多计策的名字本身就非常的形象生动,看其名,知其意。比如上屋抽梯、隔岸观火、打草惊蛇、调虎离山等等,多么的生动形象,闻名而知其意;
先秦时期,讲道理说服人往往重视所说要通俗形象,这样对方听起来易懂,也容易接受。最常见的就是寓言;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擅长用寓言来说理。寓言就是本篇所说的“象”的手法,也即“象者象其事”。而《韩非子》、《吕氏春秋》中都有列举大量历史故事来说理的篇章,这是本篇所说的“比”的手法,就是“比者比其辞”。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象和比,象就是象征,形象;比就是比喻和类比。如何运用象比之术,下面来举几个案例,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历史案例:淳于髡一语惊醒齐威王
《史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人有赘婿叫淳于髡,长得比较矮,跟晏子身高差不多吧,但是他既聪明又擅辩论,是杰出的外交家,多次访问各个诸侯国,从来都没有受过屈辱。
齐威王上台后,非常喜好过度享乐,并彻夜饮酒;沉沦于此的齐威王把一切政务都委托给了下面的官僚,以致百官荒废,民生凋敝,各路诸侯国虎视眈眈,齐国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淳于髡便隐晦地对齐威王说:“有一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在干什么吗?
齐威王正在饮酒,闻言哈哈一笑,知道淳于髡是在用这只大鸟隐晦地类比自己昏庸败政,于是便说:“这只鸟不过是不想飞罢了,它想飞的时候一定直冲云霄;至于鸣叫嘛,它只是不想鸣罢了,一旦他鸣叫起来必定震惊天下!"
从此,齐威王下定决心励精图治,经过一系列整治后,发兵出城威慑天下,各国诸侯惊骇不已,纷纷归还了之前侵占了齐国的土地。此后,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之久。
这里,淳于髡同样没有急着自己去下结论,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让齐威王自己通过类比去得出结论,这正是鬼谷子象比术运用非常生动的案例。
历来非常杰出的人物,往往都是象比之术运用的高手;
有个人骂如来佛祖,骂了很多,佛祖都不吭声,等这人骂完了以后,佛祖首先是问这个人:”你骂完了?“这个人回答说:”他骂完了。“佛祖接着再问:“假如你给他人送礼物,他人不要,那礼物是谁的呢?”这人说:“还是我自己的。”佛祖最后又问:“你骂我半天,我都不接受,那这个东西是谁的?”。
佛祖的回答简直就是妙不可言!
毛主席也是一个语言大师,无论是谈话还是写文章,毛主席特别喜欢打比方,他的语言极具画面感,讲起道理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令人叹为观止。毛主席最鼓舞人心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内战时期,两军对比时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当时打仗的时候,我们30万对敌军60万,他拿起一个石头,面对一个水缸说,我们的部队虽然少,但它是石头;敌军的部队,虽然人比较多,但它是个缸;虽然石头小,但只要硬就能砸破水缸。你看比喻多形象!能把那么高深的道理讲得让3岁小孩和80岁老太太都能听懂。
我们了解了鬼谷子的”象比之术“后,我们很清楚的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只要多用象征和类比的手法,就能让你的表达更上一个层次,语言更加有魅力、更能打动人心!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不过贵在知行合一,大家下来多多实践啦!
以上便是鬼谷子”象比之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下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鬼谷子的“钓语术”——如何让别人说出内心的秘密?我们下期见!
#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