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那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鬼谷子式绝学:讲故事。
鬼谷子是谁?他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奇人?鬼谷子思想学说之所以能在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独树一峡,不仅在于他的与众不同的纵横理论,更在于他以“道”为理论依托,将其思想学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在书中鬼谷子的哲学思想对老子道家思想进行了吸收并有进一步的突破发展,运用到实践领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故事分为很多种有少儿故事,有童话故事,有历史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故事的载体也有不同,比如有图书,有音频和有现在很流行的影视,但是古人就没那么好运气的,因为古代没有那么多高科技,所以故事基本上只能靠嘴巴讲出来。
不过鬼谷子说的故事和我们通常说的故事还是有差别的,因为纵横家们讲故事其实是为了忽悠。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穷则变,变则通;该如何“变”是关键!
生活中,我们遇到食物腐烂了,会说“变质”。为什么说“变质”了呢?是因为食物的内在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不能说是“本质”发生了变化,本质是不能变的,苹果的本质使其成为苹果,人的本质使人成为人,失去了人的本质就不能称之为人了,但我们从来也没见过人变成了其他事物的。所以说,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促成其“质变”的量。
我们知道,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然而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内部的对立矛盾促使事物发生变化,而在变化过程中,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
这就跟我们学习一样,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要学习加减乘除,这其实就是“量”的积累。如果没有学会,即“量”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发生“质变”,也就是说上不了二年级,只有“留级”,继续进行“量”的积累。
在我们长大以后,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见识越来越多,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这些思想观点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客观的。我们会在日后的成长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验证这些思想和观点,保留下正确的思想,去除掉不正确的思想,从而使自己上升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而这个扬弃的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会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否定之前的观点,重新树立新的观点。
上面这些其实也就是《鬼谷子》中所谓:“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这样的道理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被我们的思想家们发现,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得天独厚。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但在事物的变化之中,又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促使其快速地发展。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中较为少见,但在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却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能促进自己快速地发展进步,意识不到就会发展缓慢,其结果就是被社会所淘汰。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虽然名列七雄之一,却是七国中最不起眼的。“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其他诸侯国纷纷来犯,甚至周天子都不把秦国当回事。这一切被刚刚继位的秦孝公看在眼里,大叹“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他决定改变现状。
彼时的秦国,政治、军事、国力诸方面都比较落后,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这一现状,秦国只能面临灭国的灾难。于是,秦孝公发出招贤令,寻求能人贤士。
此时,在魏国不被重用的商鞅来见秦孝公,诉说了自己的想法。一个是寻求大展宏图的策士,一个是渴求大胆改革的能人,二人想法不谋而合。在全面听取了商鞅的改革大计之后,秦孝公发布命令,全力支持商鞅变法改革。
变法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是来自贵族的反对,因为变法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常常挑唆太子犯事。作为改革者自然容不下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决定“杀鸡儆猴”,但是太子作为君王的继承者,不便受罚,商鞅就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二人分别处以墨刑和劓刑。从此以后,再无人敢站出来以身试法。
为了让百姓相信变法的决心和各种法令的不容违背,更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命人在城南竖起一根三丈高的圆木,告示说:“谁能将其搬到北门,便赏金十两。”一开始,百姓们都感到奇怪,没有人敢上前试一试。商鞅随后又告示说:“能搬动者赏金五十!”这时终于有人站出来,迟疑着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命人送上五十两黄金。通过这样的手段,商鞅使百姓相信了变法的决心。
商鞅变法改变了固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分解了贵族宗法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国内军事经济。
此次变法,让秦国在短短的十年间一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国七雄,周天子派人送来了祭祀用的肉,并赐予其霸主的称号,各国也纷纷来拜。商鞅变法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走投无路的说法,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变通的方法。或者说,走投无路的时候,正是需要求变的时候,只有变通才有出路,才会有提升。这一点,我们从历史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秦孝公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道理,那么等待他的只有灭国。
当然,历史上也有变法不成的,这些不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因为“穷则变”这个道理不对,而是“变”的方法不对,其实说回来还是“量”的积累不够。就像小孩学走路,刚会爬了没几天,我们就要求他学走,自然就会摔跟头。
我们想做老板,想创业,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是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是“量”不够。
如此我们还去追求的话,只能是遭遇失败。换句话说,还是我们的努力不够,我们的努力就是“量”的积累,只要当“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人生道路上,没有什么是我们无法达到的,只看我们是否努力去争取了,是否积累了足够的“量”。事物的发展都遵循同一个规律,我们把握住了这个规律,相信成功就会离我们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