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想分辨谁讲忠言谁在挑拨先得懂

颜小二述哲文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触,越是与各类人因为“利益”打交道得多了,越是能听到各类“声音”,这些“声音”真假难辨,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如果我们不加分辨,盲目轻信,我们可能会被误导,继而做出错误决断,以至于伤人误己。

于此,对于必须与各类人打交道的我们来说,我们需要学会从各种声音中分辨谁是“忠言”,谁在挑拨。如何把握其中诀窍呢?颜小二从《鬼谷子》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即我们先得明白“众口铄金”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请随颜小二继续往下看。

一、为何“真假难辨”?因为“众口铄金”

有一些人性上的经历的朋友应该有所感触,一件事在人传人的过程中,总会被传得面目全非,而越是优秀的人,就越是容易被这类以讹传讹的流言所包围。因为“优秀”,本来就是一种让大多数人都不乐意且期待踩上两脚的“特质”,颜小二这里话是直接了些,但这确实是人性。

关于为何我们身边的“言论”真假难辨呢?颜小二从《鬼谷子》一书中的下面这句话,受到了启发,是这么说的:

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鬼谷子的这一段话很有启发,意思大概就是,当信息不通的时候,圣人都不会随意行动。嘴巴是用来吃饭的,不要随便乱说话。所谓的“众口铄金”,大概就是说话的人怀有私心里,以至于歪曲事实。

也就是说,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之所以真假难辨,源于告诉我们信息的人本人的“私心”。于此,我们做决断前,要注意把握“众口铄金”的道理,从他人的话语中筛选出其私利所在的部分,然后选择性甄别。这是做出正确决断的基本。

二、如何分辨“忠言”和“佞语”?鬼谷子:口、耳、目合一

在了解“众口铄金”这一人性之后,如何才能更加准确地分辨“忠言”和“佞语”呢?鬼谷子告诉我们,要懂得口、耳、目合一。原文是这样说的: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瞷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

这句话是鬼谷子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嘴可以用来控制实情和心意,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是辅助我们“心”发挥作用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心术不正者。当我们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口、耳、目协调起来,让我们可以选择有利的方式行动,这样我们即便面对繁多的言论,也不会迷失方向,面对多变的情况,也不会被欺骗。因为我们通过口、耳、目合一看准了要点,而能很快反应相对的原则。

通俗一些来说,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们面对诸多言论和多变的情形,要懂得听、看、想,分析与我们交流的人,他们的意图和利益所在,通过观察,从多种言论中找到与实际相符的“信息”,然后通过冷静合理的分析,带着目的与他人沟通,去看、去听、去想,从而获得更多客观信息,紧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游刃有余,而不被佞语所惑。

三、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颜小二最后总结一下,关于分辨他人言论的真假,鬼谷子首先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从各类人那里获得各种说法,要注意鉴别这些说法中歪曲事实的“私心”成分。

而要鉴别这些“私心”,做到不被繁多的言论和多变的情况所迷惑,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去听,还要去看,去想,并且能看到别人的立场。同时,我们还要懂得从他人的利害关系中抽离,尽可能还原事情的原貌,并盯准自己的目标,有方向性地去收集信息。于此,我们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往往可靠性更高。

当然,以上仅仅只是逻辑思辨的理论分析,现实情况是多变的,各位可以做个参考。本次分享就到这里,请看准颜小二,我们下次再探讨古哲智慧。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