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决篇趋利避害,决情断疑

本篇主要论述决断正错的利弊以及决断的各种方法。“决”,即决断、决策。做决断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考验。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见,决断是成败的关键,关乎游说策士们的前途命运。

《鬼谷子》认为:凡为他人决断事情,都牵扯到一定的利害关系。趋利避害则是人之常情,也是游说策士们遵循的主要原则。针对这一现实情况,鬼谷子提出了“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的决断方法。

因此,用“决术”解决问题时,应鉴古观今,确定疑难,三思而后决。不仅更要勇于决断,更要当机立断。

(一)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决物:决断事物。疑者:此指决疑者。善其用福:以其用有福为善,喜欢你做出的决策给他带来好处。恶:厌恶,讨厌。诱:诱导对方透露出真情。惑偏:迷惑和偏颇。

凡是为他人决断事物,一定是因为受托于有了疑惑的人。一般来说,人们喜欢做出的决断给他带来好处,不希望决断失误而招致祸患。因此,决疑的人要善于诱导对方,使他讲出自己的真实心愿和一切情况,以消除我们的迷惑和偏见,才能加以判断,做出令他满意的决策。

当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地走下去。然而,人生难免要走到三叉路口或十字路口,从而面临一系列新的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最大考验。

夏天天气炎热,池塘里干得一滴水也没有了。有两只住在池塘里的青蛙不得不离开那里,寻找新的住处。它们走啊走,终于来到一口井边。它们小心地趴在井口,探着头,往井下看。井水清澈见底,清凉的气息一股股地涌上来。其中一只青蛙没有细想,就高兴地跳了下去,对他的伙伴说:“喂,朋友,快下来吧,这口井水多好啊。我们就住这里吧。”另一只青蛙回答说:“这井这么深,如果它里面的水也干了,我们怎么样爬上来呢?”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权衡利弊,否则就会像第一只青蛙那样,只图一时的痛快,而换来终身的痛苦。

(二)

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不受:指决疑的委托者不接受你的决策。奇之所托:以所托为奇,奇怪当时为什么找你决疑。于善者隐托于恶:把使他喜欢的决策寄托在使他厌恶的形式中,即所做决策实质上对他有利而表面上对他有害。离:通罹,遭受。离、罹古通。

决策必须给对方带来利益,否则,没有这种利益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决策,就会后悔当初委托我们来决策。另外,做出的决策确实能给他带来好处,但你若把这种利益隐藏在对他不利的表面形式中,他也不会接受你的决策,彼此的关系也会疏远。所以说,替人决策时,若这种决策不会给对方带来利益,甚至会使对方遭到损害,就是一种失误的决策。

在前面“捭阖篇”中,曾提及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在这里,鬼谷子除重申目标的重要性外,更着重强调手段的合理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是遭人鄙夷的。再好的目标,再纯洁的动机,离开了手段的合理性,也难免会变质。

有一则古代寓言,说随侯之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欢打鸟的人,却把随珠当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做什么事,都得讲究轻重得失。为了价值甚微的目标而付出昂贵代价,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有非凡的决断力,智者之所以能够决断正确,处事成功,关键在于深谙事理,善于变通,因人因事而断。

(三)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以阳德之:用表面手段去感化,去怀柔。以阴贼之:用阴暗手段去残害。以信诚之:以信用与对方结成真诚联盟。以蔽匿之:用假言蒙蔽对方。蔽,蒙蔽,此指虚假情况。匿,藏,引申为蒙蔽、迷惑。以平素之:用平常手段按一般化的程式解决问题。阳励于一言:阳德手段以始终如一为追求目标。励,尹曰:“勉也。”引申为追求的目标。一言,一种言论,此指言行前后一致。阴励于二言:阴贼手段以真真假假为特征。二言,两种言论,此指前后言行不一,真假难辨。平素:平时,平常。枢机:关键,引申为特殊手段。微:暗中。

圣智之人之所以成就事情的手段有五种因素:有的用表面手段感化、怀柔,有的暗使手段加害对方,有的做出诚信的姿态与对方结成真诚的联盟而借用对方力量,有的用蒙蔽手段迷惑对方,有的却用一般化的手段按平常程式解决问题。使用“阳德”手段时要前后如一,要讲信誉,言行必果。使用“阴贼”手段时却要真真假假,令人摸不透我们的真意,千方百计地使人受骗。平常手段再加上关键时刻运用的“信诚”“蔽匿”手段和阴、阳两手,这四种手段在暗地里交互运用,一般问题都可解决。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