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清朝时,有一个盗贼曾在深夜行窃,来到了一户人家之中,但他发现此时还有一位年轻人没有入睡,而是捧着书本正在灯前埋头苦读。这名盗贼便一直潜伏在屋檐之下,想等这个年轻人睡去之后再行窃。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一分一秒都流逝得非常迅速,认真地把握住每一刻的学时间,勤学苦读;但对于盗贼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听着年轻人反反复复的只诵读同一篇文章,却一直无法流利地背诵。盗贼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便跳下屋檐,对着那年轻人说道:“你这种水平还读书作甚?”说完将那文章通篇背诵之后,便扬长而去了。故事说到这,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知道这主角是谁了,没错,这个读书而不能背的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清朝名臣,大名鼎鼎的曾国藩,而那盗贼自以为聪明,却依旧是个无名之辈罢了。曾国藩背书轶事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作为晚清的肱股之臣,曾国藩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背景,他只是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农村中走出来的穷学生。他只身进京赶考,中了进士之后便留在了京城十余年,此间他连升十级,在37岁时就官至礼部侍郎,二品大员。在这期间曾国藩曾经在工部、刑部和吏部工作过,但是与他平步青云的官运相比,大清过的国运正日渐凋零,在列强的入侵下显得那么岌岌可危。曾国藩曾国藩的政治生涯开始于高中进士之际。从背书的故事上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天资卓越之人,考取功名这事跟他背书一样磕磕绊绊,一共考了七次才得中,为了坚定开始新生活的信念,他将自己的名字也改去了。曾国藩原名叫做曾子城,到达京城之后,先改号为涤生,意思是洗涤过往,重获新生,后来又该改了国藩,取“国之藩篱”的含义,代表着维护国家之屏障。正所谓人如其名,曾国藩在日后也逐渐走向了权力的核心,成为大清朝最后一道屏障。后来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乡丁忧,刚好与遇上了太平天国起义军横扫湖湘,他此时因形势经济,在家乡组建了一支特殊的民团部队,也就是后来铁血湘军的原型。曾国藩历尽千辛万苦,为清王朝平定了动乱,由此被封为了一等勇毅侯,成了清代出身文人却被封武侯的第一人,后来又任职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成为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当年曾国藩在湖南组建、训练地方军队时,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同时组建的例子,但却只有湘军富有强悍的战斗力,根本原因正是曾国藩的知人善任,他招募兵丁之时,不与旁人一般。其他人都是只招募兵丁,但曾国藩是“用绅士为将,用农夫为勇”。在招募湘军的初期,曾国藩每天就亲自待在招募处,录取的方式也非常独特;一见到“皮肤黢黑又话不多的乡野村夫”,就连声道好,意思是这个人被录取了;而见到“皮肤白皙的城中人士”或是口舌灵活之人,就发出“唔、唔”之声,就代表着此人落选。等到湘军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有数十万人之时,这种征兵之事自然不可能由曾国藩亲力亲为了,但是军中所有营官和统领,依旧有曾国藩亲自调选,指派。曾国藩组建的勇武湘军曾国藩后来著有一部相人之书,叫做《冰鉴》,在后世广为流传,当作识人、用人的参考手册。其中有几句口诀,供大家鉴赏:“邪正看口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调理,全在语言中。”仔细想想,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湘军终于打进了金陵;当席卷天下的太平天国消失于尘土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以湘军为绝对核心的武装部队。只是在历史的浪潮中,一浪平息,总会又另一浪涌起,此时太平天国的浪潮是平息了,但精锐的湘军已经崛起,成为了统治者心中又一个强大的威胁,而此时曾国藩的应对,只是将胡林翼的试探对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更改了其中一字而已。曾国藩著书《冰鉴》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刀兵杀戮,直言不讳的性格自然也结下了不少仇家,但曾国藩最擅长的就是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在日后我们所看到的家书、日记当中,可以看到其中记载了不少自我警惕与劝诫弟子的警世恒言,所以他才能得善其身。作为臣子的大忌,便是功高震主,如果不懂得急流勇退,保存自身的道理,绝无善终可言。但曾国藩是个明白人,一方面看透了兔死狗烹的道理,另一方面却又的确不想或者不敢“黄袍加身”,因此他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就是“退”。《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节选我们回首看看曾国藩的一生,似乎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也得到了功成名就,难得的是还能够善始善终,但细细思索,曾国藩的人生确实说不上幸福。但他的内功却了得,《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提到过:“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之为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其中说到的五气,便是指精、神、魂、魄、志。曾国藩此人不仅学识不凡,腹中藏有乾坤,更能够懂得韬光养晦之道。他不仅精神方面非常饱满,思维也比常人敏捷,反应要快上不少。曾国藩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凡人而已。章太炎曾经评价过曾国藩一句话:“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听起来似乎和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些相似。曾国藩身上充满了世俗气味,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集名利于一身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官僚身上的所有特点,但其中又掺杂了一些文人的坚毅风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