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被网上的笔记本作家一词勾起了好奇心,了解之下才知道这个词说的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这位活跃在日本媒体和论坛上的作家,提倡将所有信息记录到笔记本上,我在心里一阵感叹,在这个电子设备普及的时代,手动记录是否会有些过时?回想自己认真动笔写点什么是学生时代的事了,所以很怀疑这个笔记本记录法的作用,也好奇这位笔记本作家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他倡导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干脆就买了一本他的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来看看。奥野宣之先生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从制作购书清单,选书购书,制作读书笔记,利用读书笔记提高自我和19个阅读小技巧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了他自己多年的购书读书输出流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先生,毕业于日本同治大学新闻专业,先后在报社和出版社就职。在日本,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之中很受欢迎,并且他提出的信息一元化笔记本记录法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信息一元化笔记本记录法,是把自己想读的书,想了解的领域,读过书的精华,阅读中的触动、感悟、评论,以及日常的所思所想,认为精彩的书评,统统用手写的和粘贴方式按照一定的日期顺序记录在同一个笔记本上,不分类别,只按照日期记录即可。作者认为这样不但能够控制冲动购书,避免买回并不实用或者不适合自己阅读水平,阅读兴趣的书,也能够更加便捷的收集素材。这本书乍看和其他提高阅读效率的书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在我认真阅读了制作购书清单、记录读书笔记、利用读书笔记自我提高这三部分内容以后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列购书清单,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书如果能早点遇到这本书,我的书架上不会有一排一时冲动买回来,却一次也没有翻开过的诸如唐诗宋词元曲、四书五经、鬼谷子智慧、中国通史、人间词话等类似这样的书.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浩若烟海的出版物市场上准确无误的买到称心如意的书?奥野宣之先生的建议是列出购书清单.首先就在这个笔记本上随时记录你脑海里突然冒出来的想要了解的领域或书名,然后隔段时间整理下,差不多就能有个十本八本了,就带着清单先去实体店或者网络上搜索下书的信息,大致了解下内容,看看是否是你需要的,能吸引你的。因为记录信息的时候只是暂时的冲动,而隔了一段时间,你再看到相关的内容也许就不感兴趣了.作者的这个列购书清单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直接进入书店被促销海报,广告词和包装吸引后的冲动购书。也能清楚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买自己需要的、想看的书、系统计划自己的阅读方向,相应的就可以有目标的提升自己某一领域内的能力。二、制作读书笔记,为输出打好基础书中提到的制作读书笔记的方法,我觉得都非常实用:第一种巩固映像的读书笔记,即边读边加深映像,第一遍了解书的概况之后,迅速浏览全书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页面折个角;通读第二遍时多留意折角部分的内容,觉得应该精读的页面再折一个角。第三遍着重精读折角的页面,并且同时划线做标记,针对有触发的部分贴便签写上自己的感悟或者评论,这样三遍之后其实对这本书的主要结构和意思表达已经基本掌握了。第二种读书笔记法奥野宣之先生称之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其方法就是摘抄原文+自己想法。摘抄不是说通篇摘抄,或者大段大段的抄书,而是把十分让你有触动的,颠覆你以往认知,或者可以提升你能力的知识点,把这些部分照抄下来,在下面加上自己当时的想法,一定不能偷懒,灵感的火花转瞬即逝,如果你不把当时让你思考的、震撼的、颠覆的、怀疑的、不解的这些想法记录下来,或许下一秒你就遗忘了。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摘抄?多麻烦,直接拍照或者转成电子文档不更方便?事实上,我们动笔的目的是为了对重要知识点加深记忆的同时展开思考,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反反复复的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们常常追求捷径,可往往最朴实的反而会是最实用的。而加上自己评论的这个方法就更厉害了,奥野宣之先生是这么评价读者读书时的感悟的:读书时获得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是不是很厉害?你那一瞬间的灵感就是你的原创,自己的原创思考如果不记录下来岂不是非常可惜?三、把知识化为己用,利用读书笔记输出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会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而这句话更让我觉得自己写作旅程颇有指望。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讲授了如何利用读书笔记提高自己.我的理解就是,读了书,记了笔记,当然要反复看啊,多思考,理解,直接能用的知识点就直接用了。比如作者传授的巩固映像的笔记和葱鲔火锅式笔记我读第二遍就细看,之后就直接在阅读和记笔记过程中实施了。最后结合你对书结构内容的理解,联系读书过程中的感想,写个书评,读后感,这都是输出,是对你掌握的知识的再次思考,整理。在这个思考整理的过程中,你会反复审视自己对书的掌握情况,写不清楚的会再次翻书,自己不理解的会搜索相关内容,觉得自己写的烂的更可能拿别人同一本书的书评对照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此种种都是在促使你不断加深对书内容的理解,不断促进思考,和加强阅读效率和对书内容的提炼总结能力。曾看到土豆老师说,她看三遍书就能画出重点贴便签记录想法,做出思维导图,最后根据这些写出书评。当时觉得真的是可望而不及,但是慢慢的读完了三四本书后,感觉自己在速度上,效率上,提炼总结能力上都有点提高,对土豆老师的很多话有了一些模糊的入门的感觉。所以,任何知识点、技能,不但要学习和提炼、记录、反复思考,更需要练习,没有目的的瞎看,光看不记,或者记完就丢,甚至完全不输出,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读书汲取知识,基础在于阅读,而为了有效阅读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书(列购书清单);用最短的时间(练习提高阅读速度、设定时间集中精力阅读);使用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进行主题阅读、手写读书笔记);把书内知识点获取最大化(利用读书笔记或者书评输出),这才是最适合成年人的阅读方式,如果你也正走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道路上,那么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推荐你一定要读一读,或许你也可以和我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书里面懂得了过去不懂得的知识的那种喜悦,看到了颠覆以往认知的那种震撼,逐渐发现自己生活态度越来越积极的那种欣喜,发现自己开始自律的那种惊讶,是消遣性阅读比不上的。并且读书,是人不断成长前行最便捷,迅速,省钱,省时的方式-------花个几十块钱就获取别人十几年的切身经验,难道不是物超所值吗?所以,一起开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