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哪里要半部?一个仁字就够了,如果天下人都是君子,天下岂不就太平了?满大街都是仁义君子,那该多好?为什么孔子不直说呢?很简单,因为孔子说他也没见过圣人,所以我们都做君子吧。
赞,这话没毛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都脱离低级趣味,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吧!
一
既然儒家思想是一门东方哲学,自然要对实践应用有充分的指导意义,比如政治指导作用。
有一年,齐景公请孔子吃饭就问过了孔子一个高深的问题,怎么玩政治呢?老实说,这真TM是个严肃的问题,政治家不搞点手段怎么行?我想齐景公是想跟孔子偷师点权谋手段的,可接下来孔子的回答让他彻底没食欲了。
孔子多精明的人呐,见有人想偷师权谋,心里暗道“休想”,于是扬起嘴角,露出和蔼的笑容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说起齐景公,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却是个权谋高手,干了58年的齐国CEO,国家太平无事。还记不住他没关系?他手下有两个牛人晏婴、司马穰苴(《孙子兵法》其实就是司马穰苴《司马兵法》的改良2.0版本),他们都是先秦时代的高手中的高手,猛人中的猛人。那么问题来了,齐景公为什么要向孔子请教政治呢?
有两种情况会让领导睡不着,一种是手底下牛人太少,另一种是手底下牛人太多。只要查点资料我们就可以知道,齐景公面对的不仅是晏婴和司马穰苴这样的政治军事治国小能手,其实他手底下还有崔杼、庆封这样的败国小能手。
比如晏子和司马穰苴有多猛,他们是玩权谋、兵法的祖师爷级的人物。
比如崔杼有多猛?《论语》里孔子都要对他评论一下。由于他被齐景公他哥戴了绿帽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砍死了齐庄公,齐国几乎宣告破产。理论上一个有杀兄之仇的齐景公是不是应该杀小崔为兄报仇呢?
并没有,反而让他当相国。我猜原因有两个,崔杼很会做服侍人,齐景公很受用,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如果崔杼不杀齐庄公,历史上压根就没有齐景公什么事儿。
当我们知道这个背景之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给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回答了,这个故事里压根就没一个好人嘛,更何况君子呢?
所以孔子希望每个人各守本分,做领导有领导的样子,做下属有下属的样子。做父亲的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有儿子的样子。
这样就天下太平了,啧啧。
二
那么齐景公有没有听从呢?前面说了政客永远是讲政治的,政治是讲利益的,但并不是所有政客都是政治家,只有把政治玩出花来的,玩转权利游戏的才是政治家。齐景公的政治玩法特点就是两手抓,采用忠臣、奸臣“两用之”。既需要晏婴、司马穰苴等忠臣为其治国安邦,又不能离开崔杼、梁丘据、裔款等奸臣的阿谀奉承。
同时用两套班子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相互制衡,相互约束。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看到领导旁边有几个拍马屁的人,千万别觉得领导蠢,那其实是为了制衡。
你们齐国的城里人真会玩,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执政58年的齐景公一死,历史上熟悉的一幕上演了。那年夏天,年老的齐景公自觉不久于人世,终于开始考虑他迟迟不愿提起的王位继承问题,经过苦思冥想,最终他决定立一个宠妾鬻姒所生的公子荼,并将上卿国惠子国夏与高昭子高张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荼托付给了两位重臣。安排好了后世,齐景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
咦……立幼不立长,恐怕会有后患呐。老祖宗可立下过规矩“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既然是规矩自然就有他的道理。可齐景公不信那个邪,老子就是要破了这个规矩,老子干了58年的王,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你们懂个屁。很显然他自我感觉好极了,孔子跟他唠嗑的话,估计早忘了。
没事儿,齐景公,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你会是姜姓齐国的最后一个王。你打了规矩一巴掌,规矩不会说话,规矩会让你输的倾家荡产。果然景公刚死,齐国就出事儿了。
有时候我们读战国史中会奇怪,齐国的王明明姓姜,怎么读到后来突然变成姓田了?区区几笔之下,是惊心动魄的权谋游戏。对于为什么突然姓田的问题,人家晏子早就预言过“田氏代齐”的事件了:
“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晏子敏锐的发现了田家似乎会获得齐国的政权。甚至晏子还面对面地对齐景公讲了田氏为什么要代吕氏的原因,并提出了阻止田氏代齐的策略,那就是以礼治国,使士农工商四民各守其职,各守其业,大夫不得以公肥私,擅自作威作福,也不得施惠于采邑之外,行阴德,收买人心。景公很赞许晏子的主张,但他已无能为力,为时已晚了。
很显然晏子的策略跟孔子惊人的相似,各尽其职,各安本分!
三
不要奇怪为什么晏子会有这种感觉,我查了资料,田家为了等这一点足足策划了多年,真假我不知道,但听起来就已经醉了。
田家是怎么得民心的呢?比如田家经常用大斗把粮食借出,用小斗收回。齐国人唱歌颂扬他说:“老太太采芑菜呀,送给田成子!”
有人会说,阿信是不是糊涂了,写错了?怎么会有人蠢到用大斗出,小斗进的方法呢,傻子才会怎么干吧。我查了很多资料,田家的确采用让利于民的方法获得了民心。还记得鬼谷子的谋略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正是乱国者田氏的谋略呀,何其让人瞠目结舌,何其惊心动魄?让我们再感受下这句歌词: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
人心总是善变的,谁给好处谁就是善人,人们总是短视的,经不起一分利的诱惑。这也难怪为什么如今互联网时代,有商家玩点套路,让点利,用户无不弹冠相庆,高呼圣人。几千年过去了,人心一点没变。
游戏都玩成这样了,谁输谁赢还用想吗?最终姜姓氏族遭遇了田家疯狂清算,甚至晏子的儿子也没能逃过一劫,齐国晏氏同样被清算。哦,对了,晏姓在齐国不仅是贵族那么简单,同样还是这场权力游戏里的玩家。
成王败寇。
俗话说天道轮回,大反派田家是不是最终恶有恶报呢?其实,历史不是童话故事,善恶有报,只是人们的一种妄念而已。田家代齐之后,日子过的可滋润了,一天三顿小火锅。关于田家的百年谋略,实在太精彩了,以后有机会跟大家表表。
齐国并不孤独,另外一个巨无霸晋国最终也被人算计,也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时代的序幕。其实读先秦历史,每一个诸侯国消失的背后,其实都是惊心动魄的尔虞我诈,权谋算计。
归根结底,孔子并没有忽悠齐景公呀,正因为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所以姜姓齐国最终悲剧落幕。正所谓算计到头一场空。
可有时候,道理我们都懂,可臣妾做不到啊,如果能做君子,谁想做小人?最重要的问题就出在了人的身上。
四
我一个读鬼谷子的,怎么跑来歌颂孔夫子了,这就是不务正业吧?我以前一直以为儒家和纵横家就是博弈关系。
虽然孔子高歌礼义治邦,但是当然揉一揉眼睛看一下周边,也不得不吐槽:“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孔子无力的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同时他还在顺带吐槽隔壁村的管仲说道:啧啧,管仲的气量还是太小,不懂规矩啊(管仲之器小哉),他家居然藏了三座金库。
虽然孔子吐槽口才、美貌、金钱,但他也明白这些都是人活着的根本呀。
正因为人都是贪婪且逐利的,所以才有了政治,有了权谋。我发现其实儒家和纵横家不是博弈关系。孔子的策略的确在假设全体下的确解决了基本问题,如果人人都守规矩,安守本分,那么世界自然太平,可人心的本质或许是逐利的。同样的乱世,孔子看到了礼,看到了规矩,他之所以这么说真是因为天下缺乏礼数,不懂规矩。
比如现如今国人排队的问题就凸显了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没礼貌,不懂规矩的表现。
而鬼谷子也用笔描绘了那个时代。
天下大乱,人心离散,君主无道,公候无德,奸人横行,贤人不得重用,圣人隐士,人人为了利益不惜弄虚作假,君臣猜疑,王朝土崩瓦解相互征讨斗争。父子各怀鬼胎,不懂礼法,反目成仇,这就是漏洞,简称bug!唯一不同的是鬼谷子觉得道德教化成本太高,见效太慢,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利用bug攻击系统。
孔子有个特点,他从来不会直接表达他的想法,总喜欢拐弯抹角,绕来绕去,这是孔子的艺术,所以孔子绕过鬼谷子描述的世界,一味的说着美好的童话故事。实际上对于世界的黑暗,他们都深有体会,只不过孔子绕过了黑暗,只讲光明。
如果有分歧的话,应该就这这里了。这个世界很复杂,不,是人心复杂,我们怎么办?
孔子认为做君子仁义忠信做人,的确有点理想化,但说到了问题的本质,春秋战国就是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解决了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制定标准,只可惜彼时是乱世。乱世讲道德,不是对牛弹琴吗?就好比一个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岌岌可危,还要求企业健全员工福利,提高工作环境,似乎不合时宜。
而家住隔壁的鬼谷子同样看到了乱世,一样的乱世,“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君臣相惑”,“父子离散,乖乱反目”,而鬼谷子则走向了另一面,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套路,不仅是周公吐哺是套路,三皇五帝也一样是套路,甚至不惜说出: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三皇五帝都是钻营算计,诸侯相互算计更是数不胜数,乱世钻营算计才是王者。虽然我并认可鬼谷子这么暗黑的说法,但是当我放眼看这个世界时,似乎说的有那么一些道理。鬼谷子的道理很简单,公司都快倒闭了,就别谈什么员工福利了,多谈利益吧。
毕竟看似美好的背后总是暗藏阴谋。但是注意鬼谷子说的前提“天下纷错,君臣无道”。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田家筹策百年,非要等齐景公、晏子死后才动手吧。要视时势环境而定。
所谓道者,一阴一阳!
五
最后我们来划重点。其实,纵横家和儒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我们说过其实纵横家是“一切用纵横术的人的总和”,相比儒家的正统,纵横家多像是野生的,比如与很多纵横家是自学成才。
因此宰我和子贡这两位言语科的儒家门徒,也可以看成是纵横家。孔子对这两人颇有微词,比如孔子就歌颂过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这还是轻的。见宰依然不思悔改,直接吐槽了一句:
一坨烂泥糊不上墙(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活了几十年,我才发现这句话原来是出自孔子之口,老夫子骂人也挺狠的。但同时孔子也真心诚意的跟宰我说:是你让我重新学会了识人,以前我看人就信了,现在我要考验一下才行。
从孔子吐槽子贡的话里,或许我们能听出一番道理,孔子吐槽子贡说,你就是个工具。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觉得孔子说到了重点,其实鬼谷子纵横学就是个工具,整篇鬼谷子书籍里描述的都是现实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无道德说教、政治立场和哲学理论。归根结底,鬼谷子就是一套汇聚纵横家思维的书,当然不否认有些厚黑!
所以说儒家好还是纵横家好,本身就是为命题,因为要以看时势为前提的嘛
所以纵横家就是借助语言工具为基础的谋略学派,正所谓看鬼谷学说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管世界多么复杂,人都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但人也要看现实,懂套路,脚踏实地的走着人生的每一个坎,每一个坷,每一个挫折,每一个磨难。
好一碗鸡汤,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