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鬼谷子徒弟,却用同一招两次战胜庞涓,

啥叫“阳谋”?挖个坑、亮出来,但对方还不得不往里面跳。

说到中国古代最牛的阳谋,人人都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但另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实际上也是这种案例。它始于阳谋,紧随其后的却是缜密、冷静到无情的策划,堪称阳谋、阴谋二合一的集大成者。

《孙子·虚实》中曾提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顶尖的战场统帅,用兵如神,没有规律可循,能够完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成为拿捏对手性命的死神。

而在桂陵、马陵之战中,孙膑就将这种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地掌控了庞涓、魏军的命运。但引起这两场大战的围魏救赵、围魏救韩,策略其实很简单明了:避实击虚、攻敌不守,从而抢到战场的主动权。

公元前年,当时的头号强国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缠斗许久,魏军获胜指日可待。为了阻止这种打破战国势力平衡的事件,齐国决定加入战局。

对于怎么最高效地实现战略目的,孙膑提出了他的经典见解:要排解互殴,千万不能参与其中、打成一团,而要设法避开双方的拳脚,抓住其中一方的漏洞发起关键一击。

魏、赵之战就是如此。魏军长驱直入赵国境内、直至鏖战于邯郸,虽然其足够强大,但国内一定防御不足;因此,齐国大军若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前线魏军必然赶回相救,赵国之难迎刃而解。

后来的事实证明,庞涓确实中了孙膑的招。但是问题来了,既然这次吃了大亏,为啥在12年后,孙膑却能够故技重施、再次成功地“围魏救韩”呢?莫非庞涓愚蠢至极、所以才连续两次掉进同一个大坑?

作为鬼谷子的弟子、头号大国魏国的主帅,庞涓自然是当时的顶级优秀人才,他之所以连续两次中了孙膑的招,就在于这完完全全是一个阳谋。

虽然《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观点,但在战国初期,由于受春秋风气影响,这种灵活变通的君臣关系定位并非主流,君君臣臣的思想拥有较大市场,甚至有许多士人秉承“士为知己者死”的崇高理念,不惜选择自杀以达到忠君的目的。

从庞涓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无疑也是这一理念的拥护者。即使抛开这层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城遭到袭击,在外出征的将士无论出于爱国还是顾家,都不得不回军救援;毕竟如果任由家人遭受敌人的威胁,任何军队都会军心不稳、士气下降。

因此,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阳谋。

然而在另一方面,庞涓之所以敢于毫不犹豫地回军,也自有其底气:就军队战斗力而言,战国初期的魏军远远碾压齐军。相对于强悍的魏武卒,齐人向来“怯于众斗,勇于持刺”,齐技击名声在外,但本质上是收钱办事的雇佣军、应付不了大场面。

孙膑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他的应对思路是将计就计、误导庞涓的判断,引导对方掉进自己苦心设计的陷阱。

围魏救赵时,为了强化魏军对齐军的轻视,孙膑首先建议主帅田忌佯攻魏国的平陵。这里是战略要地,但防御实力强大、易守难攻,孙膑故意以卵击石,就是为了向对方传递齐军无能的错觉。

为了实现这一战术目的,齐军甚至故意损失了临淄、高唐两城都大夫率领的众多齐军将士的性命。这种“血祭”,果然成功地让庞涓中招,他丢掉辎重、轻装急行军回救大梁,结果在桂陵遭到齐国主力部队的伏击。

12年后,为了让庞涓再次中计,孙膑则策划了更加缜密、完整的军事方案。

首先,对于战机的选择,孙膑极力主张晚救,即先答应韩国的请求、但却不派兵,以此刺激韩军的斗志,促使魏、韩双方打得精疲力竭,军力遭到重大削弱,随后齐军再趁机下场摘桃子,轻而易举地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随后,通过再度“围魏救赵”,孙膑成功吸引庞涓回救。但这次的魏军有备而来,齐军并无必胜的把握,孙膑通过缜密分析后,拟定了先减灶诱敌、后险地设伏的战术。这一谋划的脉络非常清晰、周密:

第一步,强大的魏军向来鄙视怯弱的齐人,所以齐兵一旦佯退,魏军必定会猛追;

第二步,齐军转移途中按步骤减少灶台,给魏军造成齐军逃兵增多、溃不成军的假象,毕竟这符合齐技击的一贯作风。因此,魏军必然会加快行军速度;

第三,魏军想要加快速度,必须得丢下辎重、轻装上阵,这样他们打硬仗、苦仗的能力必定遭到削弱,而且将会疲惫不已;

最后,到了马陵,孙膑派人在树上写字,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普遍心理:夜里看到模糊不清的字,必定会习惯性地举起火把照明,由此成了齐军的靶子。

始于阳谋、终于阴谋,受制于史料的限制,我们如今仅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孙膑的策划可谓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但庞涓也不是傻子,高手过招、招招致命,真实的历史必定更加曲折、惊险,孙膑的方案也许有赌博的成分。

然而,孙、庞二人的两次交手之所以为后人津津乐道,是因为它们代表着古代军事思想的一次大变革:在这之前,稳扎稳打的传统战略战术是时代的主流;而在这之后,攻其不备、避实击虚,灵活变通、出其不意,不按常规出牌、兵不厌诈......战场上的“诡道”思维逐渐大行其道,更加精彩却也更残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