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前,板角青牛那一声悠扬的长哞,和漫天的晚霞一道,把西行的道路映照地孤独而又落寞。那位白发皓首的老者骑坐在青牛之上,宛如天上的金甲神人。
关令尹喜一揖到底,五体投地。待老者行出许久之后,似乎还能看到尹喜仍然伏于地面的身影。
这大概就是老子最为人所知的故事了。
这位久负盛名的道家祖师爷,其事迹流传至今,竟连他的出身,他的生平都渐渐模糊以至于全凭猜测和附会,在后世的众说纷纭中,唯有一篇道德真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熠熠生辉。
老子为何被称为老子?
老子,现今通常的说法是姓李,名耳,或重耳,《神仙传》又说他字伯阳。
关于老子姓李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老子的母亲有感天上的流星而有身孕,所以并不知道生父为何人,但母亲生在李家,于是随母亲姓李,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
另一说则颇具神话的意味:老子出生便会讲话,母亲走到一棵李树下面,他便手指李树说:以此为我姓——因而姓李。
名耳或重耳则是在众多的记载里都出现了老子“耳有三漏门”的描述,说明耳朵很大或者形状怪异。
老子二字的得名则是因为传闻老子的母亲怀胎有七十二年,老子出生即为老者,须发皆白;后人又发现老子其人极为长寿,所以尊称其为老子。
老子函谷关度尹喜
尹喜这个人存不存在,叫不叫尹喜已经不可考了:有人说函谷关令尹本就是个官职,其人单名一个“喜”字;更有甚者认为“喜”就是表示高兴的意思,关令尹喜就是说这个当官的见到老子很高兴。
不管怎么样,我们权且叫他尹喜。
《太平广记》说:(尹喜)占风气…命应得道。
意思是说尹喜这个人本来就擅长观气,有成仙得道的基础,看到紫气东来,知道必有贵人前来,于是“扫道四十里”,恭迎老子。
尹喜由此得以亲眼见识了老子神奇的一面。
有一位名叫徐甲的人从小就受雇于老子,跟随他二百年多年,老子因此欠了徐甲不少工钱,得知老子西游,徐甲找人写信讨薪,结果老子却说:你早就应该死了,只是因为我官小家贫没有太多的钱给你,所以给了你一道太玄清生符,你才能活到今天。
于是徐甲张口吐符,立刻成为一具白骨。
尹喜更加深信不疑,对老子执以弟子之礼,老子也将长生之术授予他。
《道德经》便是尹喜整理老子的训诫之言而来。
老子的另一名弟子
陶弘景《真诰·甄命授》里提到老子除了尹喜之外,还曾经在焦山度化过一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镇江市,这位弟子有姓无名,只说叫傅先生。
傅先生在焦山学道七年,老子给他一把木钻,并对他说你如果用这把木钻将厚五尺的石头钻穿,便可得道。于是傅先生昼夜不停,一直到四十七年后,终于钻尽石穿,得仙丹以升仙。
“山中宰相”陶弘景作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述多有道家的思想在里面,教人研求真理,当如木钻钻磐石,必须持之以恒,方有所成。
老子的影响力后来也正是在道家的包装下达到一个极限,被尊称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并在唐朝追认为李姓始祖。
对后世的影响
而今老子的影响也远播到国外,《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五百种,涉及十七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
感谢尹喜,在两千五百年前,那位乘着青牛的老者转身西去之时,留下《道德经》,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