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智慧三言两语,能看透对方,太值得

被世人尊为“谋圣”的鬼谷子先生,一生算无遗策,识人入微,占往察来,无不应验,简直达到了智慧和谋略的巅峰。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众多弟子,都如同他操纵战国诸雄的一枚枚棋子,搅得战国这段历史风起云涌,激荡澎湃!对于此等手段,莫大先生是望洋兴叹,哪怕学得一二,能在自己家里争取点家庭地位,就感到心满意足了,更别说,要是哪天忽然脑瓜子开窍,在单位能混得左右逢源,那更是美哉。于是乎,日夜苦读,今日好像开了那么一丝丝窍门,赶紧来和各位朋友分享。今天这段文字的出处是《鬼谷子·反应篇》,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鬼谷子先生曰:别人在说话,是一动,我自己不说话,是一静。因为对方在不停地说话,我就可以仔细的分辨他措辞。如果对方说的,不是我想要了解的,这是一种情况。如果对方说的,前后相反,这是第二种情况。如果对方说的内容含糊不清,没有中心思想,这是第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都属于与谈话目的“不合”,那么我们应该纠正过来,得到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莫大先生认为,朋友家人之间的闲聊,没有中心思想可言,纯粹就是联络感情,当然也没有目的性,就不要拿出鬼谷子先生这一套了,不然他老人家只怕会气得跳脚也。这段话首先提出了两个概念,第一是自己少说,尽量要对方多说。莫大以前最喜与人斗嘴,对方三句话没讲完,我必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辩驳一番,一定要对方接受我的观点,才能继续,经常闹得双方扯了半天皮,最后好像啥重点也没有说,现在想起来,唯有苦笑。第二是听对方说话的时候,要将每一个信息点串联起来分析,看看是否前后一致,重点突出,有没有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如果不是,就要用“反”的办法去引导话题,得到我们想要的内容。莫大来打个比方,比如我们想去一家新开张的商场租个小店面卖奶茶,对方的招商经理口才那叫一个好,从周边商业态势开始分析,到商场的定位如何高端,消费人群如何有钱,到最后商场以后的发展前景,吹得天花乱坠,却对租金闭口不提。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招商经理闭口不谈的,才是重点,前面的如何如何,都是为了租金做铺垫。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直接去问价格,十有八九,对方就感觉我们已经被引入到对未来盈利的幻想了,明智的做法是我们也不谈价格和租金,就是用鬼谷子先生讲的“反而求之”,我们就可以发问,商场现在入驻率怎么样?有些什么知名的国际大品牌入驻没有?你们商场和最近的那个商场比较,优势在哪里呢?你们平常都有些活动来吸引人流量呢?你们的配套设施,比如电影院、游泳池、儿童中心的规划如何?这么一直反下去,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商场不想要大多数意向租户了解的信息,而且招商经理会对我们逐渐重视,觉得我们并不是那么好糊弄,我们在接着看下一句: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鬼谷子老先生在表达了前两个观点以后,提出分析对方的谈话内容要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形象,要把对方描叙的事物采用和其它类似事物比较的方法,先分析次要的信息,通过“象”和“比”的方法,无形当中得到接近真相的目的,再通过突然的提问,得到别人的真实想法和情况。我们接着上一个比喻来,我们还在和招商经理谈判,他说商场以后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6万人次,我们就可以在脑海里开始“象”和“比”,每天6万人,商场营业12小时,那么每小时人,按一个客人一小时逛20个店计算,其中一个店铺的客流量按二十分之一算,每家店就要进客人,相当于每分钟进店4.1人,除掉一些只看电影不逛商场的,只来吃饭不逛商场的,那么每分钟最少进店1-2人,再“比”一下附近同类型同规格的商场,就会发现,招商经理在说谎,为的还是烘托店铺的价值和租金。假设这个时候,我们出其不意的提问:“你们预计每天这么大的人流量,那么你们配套的停车位和卫生间该准备多少才够用呢?”如果招商经理真的在说谎,那么这类的问题,他肯定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因为天下没有天衣无缝的谎言,总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这就是“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鬼谷子先生最后做了一个总结,我们出其不意的提问,就像张网捕捉野兽一样,多准备一些网等待就好了。用最基本的常识和规律去推断,对方就会不断地暴露出真实意图,这是对方为我们准备的“网”,一旦被我们抓到漏洞和把柄以后,反过来就可以让自己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呜呼,难怪莫大先生上周末为了去钓鱼,便撒谎说是去加班,被娇妻几句无关紧要的问话,就逼出了马脚,她肯定是趁我不在家,猛翻《鬼谷子》一书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