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他的家训中,对忍字是非常重视的。他曾有句名言:“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是说只有“和”这个字可以消解掉人与人之间的怨恨,所以“家和”“才”“万事兴”;而就个人的人生而言,只有“忍”这个字可以消解掉命运中的不幸和灾难,从而为人生的幸福与成就奠定基础。我们一般人生活中都遇到过不顺心的事,甚至是憋屈的事儿,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忍,往往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忍气吞声,等忍多了,忍习惯了,最后就成了逆来顺受。这种忍,既是窝囊的忍,也是没有价值的忍。而曾国藩强调的忍,是要能使它成为一个人,甚至一个团队、一个国家发愤图强的契机,这种忍才是有价值的忍,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忍,才是杜牧说的“包羞忍耻是男儿”的忍。其次,对于这种有价值的忍,曾国藩还认为要能忍的彻底,忍得够狠。对于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大多数人也能忍一时之痛,但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等忍过了那一阵,等心理麻木了,也就“好了伤疤忘了痛”。正因为曾国藩忍得够狠,忍得够彻底,所以才为湘军的组建与训练赢得宝贵的时间。后来,太平军一直打到他家门口了,他才终于带他强忍下来的湘军出山了,结果一战而取得湘潭战役的胜利,二战反攻湖北,取得武汉大捷,一时间不鸣则已,一鸣则名震天下,使得湘军终于在近代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清朝当时各地办团练的都没有成功,只有曾国藩成功了,把团练办成了实力巨大的湘军,曾国藩成功的秘诀是:学会了培养实力,保存实力、发展实力的“忍”。昌海戈读后感:以上文字,摘录自《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其中读到第八讲《打脱牙,和血吞》里的文章《忍字经》。昌海戈非常喜欢郦波老师写曾国藩的书,读曾国藩,除了读曾国藩一书的原文,另外就是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今天读到以上文章,觉得写得非常好,特地给曾国藩爱好者的小伙伴分享摘录几句好文。曾国藩的成功,如果用六个字来表达的话就是:除了忍,还要狠!此忍,非常人认为的忍,坚持把忍字,忍到了极致。为什么忍,忍就是为新组建的湘军争取更多的训练时间。另一个忍,就是未亮剑之前,要隐藏实力。用鬼谷子的话说: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物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观察分析形势,知道军队生死存亡的关键,通过判断、计算分析以预测未来形势发展规律,进而掌握敌我双方的长短之处,避开长处,攻击对方短,要做直取对方城池,就需要时刻觉察与发现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方能取成功。曾国藩兵书读的是大明战神戚继光的兵书,昌海戈觉得在谋略方面,曾国藩应该是选择鬼谷子谋略。也许有人会说,鬼谷子不是说服的谋略吗?昌海戈觉得鬼谷子谋略并不局限于此,用于何方,全在于个人的悟性。还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曾国藩用的谋略是鬼谷子的?曾国藩读过鬼谷子,难倒会告白于天下吗?这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管怎样,不管地方最大的行政长官,还是清朝的老大咸丰连降四道圣旨,让曾国藩出兵,曾国藩还是以一个忍字应付。因为曾国藩深知,湘军虽然从最初的千人,发展到出兵前的近两万人,人是多了,力量也是大了些,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湘军在此之前没有打过仗,没有作战经验。如何弥补新建湘军作战经验的不足,曾国藩深知唯有通过超强训练才可以弥补。湘军训练未达到曾国藩预想,过早拉出去其实就是送死。同样训练湘军,曾国藩秉承戚继光治军思想,严格并加超负荷训练。说到曾国藩的狠,就是曾国藩说过的一句名言:“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