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
多数人都不会太陌生,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更是家喻户晓的程度。
这本书里总是能用一些接近我们生活的实例,去说明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结论,实用性非常强大。
不管是做人还是处事,我们都生怕做一个层次低、格局小的人,但某些行为和细节则会暴露出我们的一些缺点。
正如卡耐基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只要你不断反复研读,它必将助你获取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人性的弱点》
成年人难以启齿的暗示性语录人,社群动物。
日常交际、说话沟通总要考虑到听者的感受,过分直接,容易被误读,自己被误伤。
不如用隐晦点的方式,说说“真心话”,避免大家关系变得难堪尴尬。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一书中说:“有些事情摆在台面上讲,可能不大合适,含蓄的表达尤为重要。
含蓄说话,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做法,有利于改善彼此的关系。”
“有话不直说”,是当代聪明的成年男女懂得的默契,约定俗成的潜规矩。
谁不懂一两句暗示性语言,就别怪傻傻的啥都分不清。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生活中最常见的四句暗示性语言,洞悉它的真实含义,正确解读它的用意。
“在吗?”=有事要拜托你
社交软件沟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在吗”,吊足所有人的胃口:
谁啊?翻看聊天记录,根本没和对方有啥太多交集。
无事不登三宝殿,千百年没聊过天的人这时候冒出来,来者不善啊!
最烦这种开场白!要不回他“我不在”?
这句看似很有礼貌的打招呼措辞,背后藏着无数的深意,结合问的人的身份和来路,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不仅让收到的人满脑子问号,搞不懂对方究竟想说什么;更容易逼疯“强迫症”:有话直说,别整这些虚的!
朋友是小有名气的创业家,赚了钱,在同龄人中有一定影响力。
一次大晚上,他收到一位广漂多年的大学同学的信息,开场白就是一句“在吗”。
出于经商的敏感性,他隐隐约约猜到这两个字背后暗藏的深意,心想大概率是有事相求。
果不其然,对方过一会丢来几句话:
“老家给爸妈买了新房子,搞装修差点尾款。”
“手头有点紧。”
“想跟老同学借点钱,下个月还。”
看吧!就说肯定有事要拜托自己,不然也不会大半夜来这么一句话。
为什么关系不熟的人,最喜欢用这种方式开场?
从沟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吗”这类的表达是一种试探性提问。
这两个字就像敲门一样,先试探性地敲一声,没回应就先不打扰,只有敲开门了,才会继续说下去。
为了避免过分直接遭到拒绝,提问者往往喜欢用这种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先给对方预热,再提出自己的需求。
至于回不回,就看听者的态度了。
下次一定=下下次也不一定
“下次是哪次?改天是哪天?以后是多久?”
“下次是25点,改天是星期八,以后是13月。”
前者是托词,后者是潜台词,反映出来的就是“随缘、不确定、看心情,永远不”。
作家苏岑曾直接点破社交场上的“假亲密”,她说:
“有一种亲密如此疏远,比如:改天有空聚、下次一定来。人人都说改天有空聚,但改天永远没空过。人人都说下次一定来,但下次从没有来过。”
深以为然。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有一个情节,过于真实。
余欢水跑去找朋友还钱,朋友爽快答应,还约了时间方式还钱。
可一到时间,钱还没见着,余欢水只好继续讨债,可朋友各种推诿,总说“今天不行”、“此时此刻正在忙”、不停约“下次”。
约到最后,余欢水终于明白朋友的敷衍和虚情假意,和朋友大干了一场。
多像平日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况!
譬如约朋友见面叙旧,对方回一句“下次一定”。
这种情况摆明就是在说“下下次也不一定”。
又或者,两个人沟通到一定程度,其中一方说“下次再说”。
完全有理由相信,对方在暗示“下下次也不一定想继续聊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吧”。
其实不难理解,如果对方是真心诚意地,即便推迟,也会明确下一次的时间,而不是用如此简单的四个字打发自己。
所有被安排到“下次”的事情,很难真有“下一次”。
“委婉的话用于拒绝中,可以很好地缓解尴尬。”
这并非故意耍滑头,而是事情对他而言根本不重要或者没意义。
可考虑到彼此的立场和关系,不想道破,不好打击另一方的积极性。
所以才选择如此迂回,拒绝对方。
我再想想=这事别想了
有没有试过,跟别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建议时,对方没有思考了许久,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说:容我再想想。
等了很久,却迟迟没有答复。
别等了,他早就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暗示你不用想了。
这在沟通心理学上,就是一种“没有明确的答应”的拒绝。
中国有句俗话:看人看相,听话听音。
意思是,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要善于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由于沟通双方的背景、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质不同,出于某些原因,对方无法直接将自己心里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
如果揣摩不了,不明白“我再想想”这句话的意思,以为真的得等上几天才能得到答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当对方只是简单回复“我再想想”或者“回头再说”,他真正的潜台词是说:
“这事别想了,我不感兴趣,我也不同意,以后别说了”。
这么说,一方面是给说的人一个“交代”,另一方面又给自己留余地,不愿被强迫,同时也把自己抽离出来,以免处在很为难尴尬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请记住一个沟通原则:
模棱两可的答案,一般是偏向负面的表达。
如果对方真的会往深处想,愿意花时间琢磨事情,那么他的态度绝对是直接诚恳的;
但如果本身并不认同,或觉得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那么他会出于礼貌,不把话说死,好给彼此都有台阶下。
不明说,却话里有话,就看听的人是否能准确无误捕捉到。
回复表情包=快结束这个话题
“你说每次和女神聊天聊得很好,可她老是用表情包回复我,这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样的留言,只能告诉他:兄dei,遗憾告诉你,女神对你意思不大,不想和你聊了。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的两位心理学家StuartAlbert和SuzanneKessler做过一个正常社交结束用语的公式:
谈话内容小结+理由+积极影响+持续性+祝愿。
按他们的公式,结束话题的正常流程,应该这么操作。
可如今原本属于双方互道结束语的沟通,变得单向、随意,意味着对方就是在敷衍,没有心思继续往下聊了。
新型交友聊天模式有符号性。
开心时喜欢用笑脸或哈哈来表示;感恩时会用爱心或者玫瑰示意;安慰时习惯用抱抱;难过时则是委屈、哭笑不得的表情。
适当使用表情或表情包,会增加平面沟通的趣味性。
但如果不表明感受或直接用文字具体回应,一直用表情或表情包来代替自己的回答,不用猜了,对方潜台词就是:
“我不想聊下去了,赶紧结束话题吧。”
这种情况在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波兹曼看来,是一种“伪语境”:任何在线交流,都有某种符号在保证交流的“合法性”。
明确表达真实的想法,会让大家尴尬,那么就用特定的象征性符号和语境,来中止一段不想继续下去的沟通。
这也符合当代成熟男女“凡事讲究和谐”的价值观。
无论在什么场合,沟通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关系的艺术。
读懂暗示性语言,并非深于世故,而是帮助更多在语境中的人少点尴尬,多点自知。
正如刘墉说的: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一个人真要左右逢源,顺手拈来都“妙造自然”,就得平时多读书,多游历,多感触,好像一位大师傅,把各种五香、干货、酒品、罐头、早早存着。只要捉到“生鲜”,立刻就能下锅。”
听得出别人的“潜台词”,少走一些人情往来的弯路。
很多人会把《人性的弱点》当作一本“心灵鸡汤”书,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其实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深奥,而且作者在前言就告诉我们,除非我们去实践书里的观点,否则将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说,这本书是真正教你如何积累人际经验,探究人性的一本书!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最成功的励志经典,这本书汇聚了他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这是一本诚意之作,全书的理论都来自上千名学院的真实经历。
正如作者在自序所言,他曾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日常交往,课程教授与学员互动中积累人际经验并探究人性。我想正是因此,这本书才能从虚无缥缈充满理论的海量人际交往书籍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人性的弱点》,很多看了之后,还付诸于行动的读者,都通过这本书,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
当然除了《人性的弱点》,让人受益一生的几本书《羊皮卷》《墨菲定律》《鬼谷子》《狼道》,也是让人充分地认识自己,并解决除了人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于这5本书,大家的评价是这样的:
“这些可都是很好的书,值得仔细阅读,每本书里都包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是生活中、工作中、创业中的精神辅助工具。”
“读了人性弱点,有些人就算看清了,照样是你放不下的人;
读了墨菲定律的想放弃时什么都是理由,想期待时却总是没有结果;
读了鬼谷子别用自己的一往情深绑架了别人也廉价了自己;
读了羊皮卷都这把年纪了没有结果的事,真的要少干了;
读了狼道并不是所有的相识都能天长地久,也不是所有的友谊都能地老天荒”
参透这5本书,何愁过不好这一生?
整套书99元,价格并不贵,甚至有些便宜了。也就是一顿饭钱,就能让自己领悟到人生的智慧,换来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非常值得!
大家点击下面就可以购买了
AY38鬼谷子+墨菲定律+人性的弱点+羊皮卷+狼道精选月销量¥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