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书传世。
《鬼谷子》一书,被誉为“旷世绝学,智慧禁果”,无论是从政、外交、经商、管理还是公关等等,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谋略。
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要获得好一点,想要更舒服一点,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想要就能够实现的,但是我们也并不能因此就停止努力,不管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对于未来的向往还是要有的。
老祖宗:真正的易学研究,为什么要从《易传》开始入手?
《易传》也叫《易大传》,又称作“十翼”。《易传》提纲揭示了《周易》古经未涉及到的易学数理的架构及算法原理,是整个易学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
这些数理原理是易学的核心和关键,而《周易》的主要内容六十四卦,只是易学数理算法的一个结果,由此可见《易传》是有很高的学习研究价值的。
一、关于《易传》。
1.《易传》的性质
《易传》从性质上来说,是个论文集,而且是第一部易学研究的论文集,是研究易学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其性质相当于“易学概论”,最突出的体现在《系辞传》和《说卦传》这两篇文章上。
《易传》提纲挈领地揭示了《周易》古经未涉及到的易学数理的架构及算法原理,是整个易学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这些数理原理是易学的核心和关键。
《易传》也是最早提出易学核心是数理逻辑的原始文献,伴随着《周易》古经出现,更显得弥足珍贵。
因为《易传》不仅是数理逻辑的文献出处,更是后世象数派自视为正宗嫡传、用数理逻辑方式解易、其传承合法性的文献佐证。
象数派尊《易传》,义理派必尊《周易》古经。易学史上之所以形成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不同派别,就是因所尊奉的经典文献不同造成的。
后世有易家倡导义理派和象数派不应相争,而应义理和象数并举,不可偏废。倡议虽好,但有意思的是,象数派不用义理派的东西自己就能玩儿,而义理派不用象数派的东西自己玩儿不了,故象数派和义理派之高低当下立判。
2.《易传》的作者
《易传》是孔子及其门人合作。《史记》和《汉书》都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作。
《易传》中多有“子曰”字样,说明也有孔子的门人参与著作,从记录孔子所说的话来看,孔子是获得过传承的,故笔者认为《易传》是孔子与其门人合作,是可信的。
3.《易传》的内容构成
《易传》有十篇文章,分别为《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又称作十翼。
《彖传》《象传》《文言传》看似是对《周易》卦名、卦象,卦辞爻辞的解读,实际上里面也隐藏着数理模型。《序卦传》《杂卦传》是对《周易》64卦卦序的说明,卦序本身就是数理运算的结果。
在《易传》中,最重要的是《系辞传》和《说卦传》,这两篇文章的性质类似于《易学概论》,是以概论的形式叙述了易学核心数理的架构、及算法原理,这些内容恰恰弥补了《周易》古经所没有提到的易学数理。
而《周易》的主要内容六十四卦,只是易学数理模型算法的一个结果。所以到汉朝时,不管是命名为《周易》还是《易经》,把《周易》古经和《易传》合并在一起,都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做法。
二、既然《系辞》和《说卦传》已经叙述了易学核心数理的架构,那为何历代学者诸儒,没有正确解读出来流传于世?
1.自学而无传承。
2.对易学性质的误判。
3.不知文以释图,文后有图。
4.固着于文字,不知文以载道、文载大道。
《易传》里的文字对应数理模型图,天下有数理的《周易》,而无纯文字的《周易》。
古人常讲功夫在诗外,不但写诗的功夫在诗外,诗要表达的真旨也在诗外。就《易传》的文字来讲,文字只是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要看到文字背后所传达的重要信息。
这个例子应该很好理解,而历代诸儒解易,大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