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厢情愿事难成,通达人心,早做准备

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想改变的坏习惯,改来改去改不了。而相比于个人习惯,大众习惯、社会的习惯就更难改变。这几天,因为芯片的问题,全部媒体都在吵吵囔囔。小部分人是冷嘲热讽,发泄感情,过下嘴隐。大部分人则建议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自主芯片。在此,我想到一个著名的群众心理问题。

一,民曰不便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建国比较晚晚,是小年轻。小年轻的优点是朝气蓬勃,前途无量。缺点是弱小,稚嫩,见识浅。这个时候,常常被老前辈欺负,跟新人进入职场一般。魏国欺负他,楚国欺负他,赵国也欺负他……。反正列国瞧不起秦国人,甚至不愿意跟秦国人走一起,觉得秦国又穷又没文化,跟禽兽差不多,实在丢不起那人。秦国领导人去国外开会,人家也是爱理不理,不拿正眼看,接待水准超低,忒没面子。秦国受不了这窝囊气,憋着一口志气,勒紧裤腰带谋发展,可惜没什么效果,还是穷,国家到了崩溃边缘。到了秦孝公这一代,认识到问题,搞发展也是个技术活,单有志气不行还要讲方法。但秦国文化水平落后,没有人才,所以秦孝公向天下求人才,正好法家大师商鞅不被魏国待见,于是商鞅投奔秦国而去。

商鞅得到秦孝公重用,就在开始秦国推动变法,然而阻力非常大,从上到下没有人说好的,不但上层的这些利益受损的旧贵族强烈的反对变法,连下层的老百姓也反对变法,理由很简单——“民曰不便”,不习惯,不方便。不要小看这一点,因为老百姓“不习惯”,就要闹,要造反,连太子都故意犯错误来表达自己反对的态度。群众心理不可小觑,历史上,任何一项新的政策,新方法,刚出来的时候,时常都是要遭人反对的,老百姓不接受,因为新政策往往要改变人们认知,改变人们的习惯。有过想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人就知道改变习惯多么难。所以反对者只需要四个字“民曰不便”,就可以把新政策给打死。大家不管是做领导还是做老板,你搞一个新政策,新办法,不管看起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为大家着想,只要违反大家习惯,大家一定会“民曰不便”,然后给你反对票的。这个时候,怎么去引导,就体现领导的水平了。

二,要结果不要过程

话说当时秦国仅一城就有上千人站出来说,这个新法如何如何不好,整个社会舆论基本上是负面的声音。商鞅用强硬的手段把这些反对者处理了,但秦孝公听到这些反对的声音,心里有疙瘩。秦孝公心里虽然愿意支持商鞅,但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一个人老听到听这个负面的社会舆论,到处都是反对意见,心里难免动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搞变法,领导人的决心很关键。领导人一动摇,变法就搞不下去。宋朝王安石变法,神宗一开始很坚定的,搞到后面,各种反对的声音出来之后,太后到神宗面前哭诉,神宗坚持不住,就妥协了,所以王安石变法反反覆覆。政策一反复国家就折腾,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不能折腾,国家折腾就出大问题。后世有人批评王安石变法加速了宋朝的灭亡,变法反覆恐怕占了很大因素。在司马光要废新法的时候,大文学家苏轼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要知道苏轼当初对变法是不支持的,他之所以要反对废新法,理由就是新法既然已经推行,就不要骤然改变,改来改去,国家经不起折腾啊,不过没人听苏轼的,后来宋哲宗继位之后,又重新启用变法派……宋朝就这样反复折腾,最后给折腾嗝儿屁了——扯远了。

秦国变法还要不要继续搞下去,秦孝公产生了动摇,就找商鞅来商量:我们变法初衷是强国利民,但是你看现在,上上下下老百姓很有意见,不支持。我们变法是不是搞错了?面对秦孝公的这个疑惑,一般人可能会继续讲变法如何如何正确。但商鞅没有从变法是不是正确来回答,因为当初变法的推行,是经过了激烈的讨论的,变法的必要性讲得已经很清楚了,该讲的都已经讲过了。此时商鞅如果再去论证变法的正确性,不过是老调重弹,把过去讲过的东西再讲一遍。所以商鞅没有讲变法,而是指出了一个群众心理:“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老百姓想要享受成果,想要舒服,但老百姓不愿意承担过程。

三,通达人心

天下事要改变是很难的,有时候要违反大众的习惯,要和私欲做斗争。不要指望老百姓能体谅你的难处,自觉自愿支持你,不会的,没有人会体谅的。你让他不舒服,他就反对。老百姓是不会考虑你变法的动机和困难的,老百姓要的是享受是“乐成”。所以你建立这个不世功业,你要谋长远利益,你不能听老百姓表面那个意见。变法是和人性做斗争,领袖要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

商鞅跟秦孝公讲任性的弱点,秦孝公听明白了,坚定变法意志,强力支持商鞅。变法十年之后,民风大变,社会环境改观,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享受到变法成果,“秦民大悦”,老百姓很高兴,当初讲变法不好的那些人又纷纷来说,变法真是太好了。商鞅这个人性格刻薄,他批评这些人——当初你们说变法如何如何不好,现在又说如何如何好,你们这些是刁民,商鞅把这些人全抓起来处罚。商鞅变法成功了,但是商鞅本身是失败的,因为他对“民曰不便”这个人性的处理,靠的不是引导,而是靠秦孝公的支持,暴力惩罚,他自己性格又刻薄,得罪很多人,支持他的秦孝公死后,被诬陷造反,抓起来杀掉。没有一个人为他讲话,秦国老百姓没有一个感恩,战国策记载说“秦人不怜”。战国策作者写下这个“秦人不怜”,其实有点愤愤不平,指责秦国人的意思。因为商鞅为秦国做了很大贡献,最后死得很惨,完全是冤死的。战国策是策士的教科书,商鞅虽然是法家,但也算是策士,都是给别人打工,同病相怜,作者为商鞅不平。

鬼谷子讲谋划要“通达人心之理”,你要了解人性人心的运作。不了解人心的话,谋划是很难成功的。封建时代,秦国可以在秦孝公的强力支持下,用暴力手段把变法强推。现代社会,这样强推就不行的。现代的话要讲方法,用柔顺的方法来引导,如果过去的硬办法用不了,柔顺的方法,又不会,事情就很搞成功。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对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做出批评,很多人做事只会喊口号,下决心,制定政策,但不讲怎么推行,怎么引导人性。新政策受到人性的反弹的话,怎么来解决?很少人去考虑这个问题,结果政策初衷是好的,但推不下去,“民曰不便”嘛!

四,感情支持,钱不支持

讲这个跟芯片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芯片制造出来是给人用的,也有“民曰不便”的问题存在。制造芯片难不难?难!当然很难,日本,韩国,搞半导体,没有谁是一下子搞到世界先进的,是二三十年持续努力的结果。在做到先进之前,十几二十年落后。那么在走到世界先进之前,这个落后的产品,谁去用?让你用,你用不用?你是老百姓,你要给自己买个电脑,一边是英特尔酷睿芯片,一边是龙芯,你会买龙芯的吗?肯定宁愿价钱高一点都要买酷睿,因为买龙芯“不便”啊——“吃鸡”又不流畅,“王者”又卡,Linux又用不习惯,兼容性又不好,很多游戏玩不了……。

网上很多人喊造芯片,情绪很激烈,但你让他们用落后一点芯片,支持一下行不行,他们绝对会跟你讲“民曰不便”的——精神支持,钞票不支持。这是社会现实,老百姓“不便”,他就不接受!大家今天看三星半导体很赚钱,但是三星半导体在赚钱之前,也是亏了十几二十年的,道理很简单,产品一造出来就落后日美几年,一造出来就是落后了,没人买啊,不要以为韩国人就很爱国,一样的“民曰不便”,垃圾东西才不要。三星亏得当裤子,差点就垮掉了。所以在我们产品还很落后的时候,怎么度过“民曰不便”的这段时间,需要战略的考虑。不要一厢情愿的想,我们造出来,人们一定支持,当然精神是支持的,钱包支不支持就不知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