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志法靈龜〉
:
什么是“志呢”?
朱熹说了一句话:心之所之为志。
也就是说,心里所企盼达到的称之为“志”。志和欲都是人心中的愿望。
愿望就是一种人生的方向,方向感用来做什么呢?
我们知道了方向,所谓的方向,就是一套标准。就能够分辨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分辨是是非非。就知道了脚下的路该如何去走。
而龟代表什么呢?龟在古时候是用来占卜的,能够知吉凶。
志是用来知是非,能知是与非,就知吉与凶,相同的道理,能知吉与凶,便知是与非。
所以陶弘景先生说道:志者察是非,龜者知吉凶,故曰:養志法靈龜。
志就是你心中的标准,是是非非由“志”而定,就要效法灵龟一样,可以知祸福吉凶,故而有“养志法灵龟”这一个标题。
鬼谷子本经七术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
这里出现了两个字,“志”和“气”。
文天祥有一首《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其实他说的就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孟子说过:志是气得统帅。
什么是气呢?传统的观点认为:精是人的基本组成质,而气就是由精而生的能量流。如阴阳二气,五行之气等等。
如果一个人心气不通达,那么作为心气的统帅“志”。肯定有问题,所以要去养志,进而让心气通达。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
一个人凡是有所欲望的时候,欲望都会变成一种志,开始在心中酝酿。
所以,“志”是欲望的使者,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多、太杂,欲望就会派出无数的使者,无数的志。志就会变得多而杂,而心作为容器,也会跟着变得散乱无常。
心变得散乱,志就会衰弱,志衰弱,欲望横流,杂乱无章,就像是一盆变搅乱的浑水,思想就会变得拥堵而不通畅。
(前文说到神是心的使者,这里则说志是欲望的使者。)
故心氣一,則欲不偟;欲不偟,則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
如果心气可以专一,欲望则不会散乱,欲望不乱,则志意不会衰弱,这样的话,思想就会变得通达了。
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
思想通达则和气通畅,和气通畅,则心中无乱气,胸中无烦闷。
故內以养氣,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分職明矣。
人生在世,当内则以养志气,外则以知人事。
内中养志则心灵通达,身体也会通泰。
外以知人,知人则可以交对人用对人,交对人用对人就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取长补短,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氣志,知人氣盛衰,而養其氣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把养志之术用之于人的时候,就像喂猪一个道理,无非就是“养它则盛,不养它则衰”这个道理。
第一步,可以先了解他如何养志。
第二步,再分辨他志的盛与衰。
第三步,帮助他养志,进一步观察他的反应如何,从而知道他的才能有多少。
(此言之理,甚有深意,俗知修炼为静修自己,殊不知修炼的目的不只是修炼自己,也可修天下)
志不养,心氣不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志意不實;志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失志而心氣虚;志失而心氣虚,則喪其神矣。神喪則彷彿,彷彿則參會不一。
如果不养志,心气就不坚实,心气不坚实,则容易碎容易乱,思路也会跟着变得混乱不堪,思路混乱,则志意不坚实,志意不坚实,则应对事务的能力就不强,应对能力不强,就会反过来加剧志意的虚弱。
这样的恶性的循环,志意的虚弱,进一步导致心气的虚弱,最终就会丧失神志。
神志丧失就会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则志、心、神三者不能和谐交感。
如果志、心、神三者不能和谐交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会出现缺一门的情况,就会出现有志有心而无神,有神有心而无志。或者出现缺失两门的情况。
養志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志意實堅;志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养志的开端,必须要让自己安定,让自己安定的方法,是让自己的欲望专一,而不要杂乱。
自己安定了,志意就会像钢筋混凝土一样坚固实在,而威势就会凝聚不散,神气固守于心胸之间,当我们把威势发放之于外时,就可以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入土地一般的轻松。轻而易举就可以分散别人的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