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进入中原大地,途径的山川河流、村庄城镇,其名称都会让你感觉到那么熟悉,无不与古代众多的历史事件、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名师先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留恋于这些地方,怎么能不追远怀古,心生感慨。动荡的战国时期为众多杰出人物施展才华提供了天时,富饶的中原大地则成为其合纵连横、排兵布阵的广阔舞台。而在这群星闪耀的战国时期,有四位大名鼎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但就那几个经典词汇,如田忌赛马、增兵减灶、围魏救赵、合纵连横,便足以让他们名垂青史,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四位竟然是师出同门,各为其主,或者说各为理想和抱负,大师兄和二师弟在战场上奇谋精算,捉对厮杀,三师弟和四师弟在七国间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连横,棋局推演,决胜负于庙堂之上。你一定会问,他们是谁?哪位名师有如此众多的高徒?
他们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鬼谷子何许人也?
河南鹤壁云梦山请看资料:
鬼谷子生于战国时期,比老子、孔子稍晚。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地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香菜营乡谷子村)。
与孙膑的曾祖父孙武(孙子)交好。鬼谷子生平博学多艺,既通晓自然宇宙地理,又会达算术阴阳八卦!
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人类有史以来培养奇才伟人最多的祖师级人物!
我们都说孔子门人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只有七十二贤人。其中为人所熟知者屈指可数,而真正有所大作为亦或大贡献者也不过二三。然而鬼谷子的徒弟,却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战国时期,屡屡登上历史的舞台;左右着历史的方向,把握着时代的命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如: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商鞅、毛遂、乐毅、范雎、邹忌、郦食其、李斯、徐福等一干记与不记名弟子(有些传说待考证,也有些可能仅仅是师从过较短时间,或聆听过教诲),竟对中国历史的进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云梦山中寺庙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他通天彻地,精演数家学问,人不能及。
一曰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准;
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
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
四曰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而正因为如此,鬼谷弟子门人众多,身跨纵横家、阴阳家、兵家、法家、道家术士等等!而各家中又以纵横家与兵家者成就最为显著且最为人所熟知!
“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师!”关于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和张仪,太史公司马迁就曾在其《史记》中郑重写道:“此二人真乃倾危之士也!”一笑而天下兴,一怒使诸侯惧!鬼谷之奇,由此可见一斑!
鬼谷子门人遍布各地、风云一时,个个都建立了不朽之功业:庞涓遇羊而荣,孙膑逢战不输,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做秦国宰相;还有商鞅、李斯,一个为孝公改革变法,一个助始皇一统山河!至于后来东渡寻仙的徐福,据传则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据此看来,论学生成就,孔子若是遇到鬼谷子,也该汗颜了。
云梦山中宝塔上次在蒙山,有孙膑著书处,还传说鬼谷子在临沂蒙山办学授课,现在看来应当是蒙山旅游开发的一厢情愿,但更多史料指向的鬼谷子办学处是鹤壁的云梦山(依然不能完全确定,又一新说在安康)。现在全国各地许多所谓的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等,其实都是旅游开发为目的,牵强附会、捕风捉影,只有据说,没有考证的“文化遗产”,圈地收费才是根本,甚至连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祖籍都有地方争抢了。
云梦山中南天门云梦山,又名青岩山,位于淇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太行山东麓,主峰高.5米,历代志书及碑刻都记载这里是鬼谷先生隐处。在密雨浓雾中沿盘山路行进,向下看不到山底,向上看不到山顶,随有云雾缭绕,却不能尽赏美景,车行至不能再行处,却是山顶已经到了,有古代的庙宇建筑,有正在兴建的八卦城和南天门,八卦城正在兴建中,游人不得上,南天门建在悬崖峭壁边上,雄奇险秀,此刻又在雾中若隐若现,却是仙境之门。登临南天门,俯瞰深不见底,但见云雾随风翻滚,穿过南天门,涌向八卦城。
雄狮镇守南天门冒雨从南天门沿崖边小路奔云梦大草原,荆条草丛中繁花朵朵,秘密的小白花,散发幽幽的清香气……雨停了,雾淡了,远远的看去,南天门更加雄奇,辽阔的云梦大草原,有雄鹰开始巡航。
在山顶各处游览一番,远远的看到山谷中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为了纪念鬼谷子和圈地收钱而兴建,从山顶下去,不能行车,徒步而下,留恋往返。慨叹鬼谷子,一个人有如此成就,真是仰为天人。历史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者的目的是让人们变得乖巧顺从,进而愚忠,而鬼谷子的著作,因为教人明天地之理,知进退之道,精于计算,巧于计谋,善于言辩,能开启民智,为统治者所忌惮,竟一度被列为禁书,而统治者却认真研读。
驱车返鹤,心生感想,若全国人民都沐浴焚香、身着“汉”服、手捧竹简、念念有词,人人谦谦君子,个个之乎者也,那该是一个怎样可笑的国度。真应该对孔子和鬼谷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就进行一下比较研究了,言必称孔子的教育,视野是不是过于狭窄了?
天德国学应该是中华大地各民族、各阶段的精华大成,那些言必称国学的人们,是不是还仅仅在儒家经典和古诗词中打转转?是不是只在汉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打转转?
从儒家经典和古诗词中转出来如何?
到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中转转如何?
走出装潢古朴的书斋,到永不停息、五行生克的现实世界转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