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从景德镇开始,这是国际化的打开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49302.html

景德镇,一座以手工业为主的最中国的城市。

景德镇,这座最本土化的城市却让中国有了个英文名,叫china。

这个原本叫昌南镇的地方,制造的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受欢迎,成了网红商品,老外手捧精美的物件,兴奋得叫着:“china!china!”从此,昌南小镇就代表了中国,China就是中国,外国人可以不知道江西,但一定知道景德镇。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瓷器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

景德镇地处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一座江南小镇,不仅在墙外香,其实墙内也香,千年前凭借所产的青白瓷令宋真宗赵恒皇帝爱不释手,龙颜大悦之下,干脆把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小镇,使景德镇人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

景德镇,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这是清代诗人郑风仪在《浮梁竹枝词》一诗中描绘的景德镇的繁荣景象,民国时期景德镇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无数的城市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大浪淘沙之下,有的沉睡在了史册。唯有这样一座城市,自帝王年号命名以来,笑看时代更迭,魅力始终不减,不论是在历代战火中还是在机械化的今天,牢牢占据着瓷都的地位,称霸天下,成为世界仰望的陶瓷高地,海内外顶礼膜拜的陶瓷圣地,更是世界聆听中国声音和中国表达的最佳载体,正是通过景德镇陶瓷让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中国陶瓷到达的边界就是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边界,世界也因为陶瓷而认识中国。

瓷器是景德镇的灵魂和生命,每个家族里都有人从事与陶瓷相关的行业,在这里,陶瓷不是一门刻意需要攻克的学科,似乎与生俱来,他们流淌着陶瓷的古老基因,每个人都可以对你说出陶瓷的子丑寅卯。

如果说景德镇是瓷器的海洋,是瓷器的王国,那古窑就是海洋的源头,是王国的根基。

作为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全国唯一的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必去的景点,它保存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丰富、独特、完整的陶瓷文化遗存,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北看故宫,南访古窑”,他们就是这么自信。

古窑坐落在一片山头上,生态环境特别好,绿树成荫,竹林蔽空,完全不像工厂的样子。

沿着青石板小路前行,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隐现于青翠山林,感受着那一份远离了城市喧嚣的宁静,时光就此停滞了。

走进古窑,感受世界瓷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回望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与时光对话。

古窑民俗博览区分历代古窑展示区、陶瓷民俗展示区、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三大景区,其中历代古窑展示区内有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陶瓷民俗展示区有12栋明清古建筑、陶瓷民俗陈列及水上舞台瓷乐演奏,而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内则有昌南问瓷、木瓷前缘等瓷文化创意休闲景观,在这里,我们访历代瓷窑、听瓷乐神韵、祭窑神童宾、观最古老的制瓷生产线,探索千年窑火之谜!

人类用双手改变泥土的形状,用火完成人类伟大的作品。要制作一件瓷器,金、木、水、火、土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以土、木、水最为重要。虽然陶器和瓷器都是将土壤掺水捏成一定形状再高温氧化烧造,但瓷器对于土壤的要求更为苛刻。陶器所需的土壤,几乎随处可见,但是瓷土却不常见,而烧制高品质瓷器所需的高岭土更是少之又少。很幸运的,景德镇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其中包括“万能石”的瓷石和高岭土。现在,景德镇只需要一把大火,就可以烧制出惊艳世界的瓷器。再次有幸的是,景德镇最不缺的就是丰富的木材燃料,尤其是松木太多。不得不让人感叹的是,上苍有意为它创造了一切天然的条件。

古窑民俗博览区拥有全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古老蛋形柴窑,这也是清代景德镇的“镇窑”,这种特有的制瓷窑炉可烧造几乎所有品种的瓷器,代表了世界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的最高科技水平,实在是了不起。

走进古朴幽暗的镇窑,窑炉的内部高耸、狭长,内壁上仿佛还闪着瓷釉的光泽,时光仿佛一下倒流千年,经过一代代筑窑师傅不断探索,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等各种窑炉见证了火与土的神奇交融,抚摸着窑壁上细致的砖缝,仿佛可以想象当年筑窑师傅砌瓷窑时的虔诚……

在古窑,我没看到任何现代工业文明的痕迹,全是古代手工制瓷流程。在快餐时代,有一群人却在悠闲地“玩着泥巴”,依然还在坚守慢工细作,这是对传统的坚持,也是对老手艺的守望。许多老艺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学习制作陶瓷,并且往往一辈子专攻一道工序,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艺人都是神情专注,用木棍搅动车盘,车盘快速旋转,勤劳的瓷工与瓷土不停地对话,将掌心的温度揉进一方泥土,拉制成碗、盘、杯、蝶等器皿,随着老艺人手型的变化,一个个粗坯很快就出来了。一双看似普通的、沾满泥浆的手,捏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拉坯、利坯、上釉、画坯出神入化,七十二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滴淌着瓷工的汗水,凝聚着瓷工的智慧。

我在这里见到了手工的坚持,感受到了那一只只洁白的瓷碗里面所深深埋藏着的泥土重生的璀璨,当我们赞叹匠人们炉火纯青的手艺时,我们更多的只是一个看客,并不曾想到,在这炉火纯青的手艺背后,他们流下过多少的汗水,又错过了多少个春秋更替的花开花落。他们在窑口默默守望,汗水湿透了衣襟,也不回家歇息,只为烧制出最精美的梅瓶、天球瓶、花瓶……

景区内有座风火仙师庙

庙里发生过一个悲壮的故事

在遥远的明朝万历年间

他为付皇命烧造青龙白瓷缸

以骨作薪

以身殉窑

他是32岁的“窑神”风火仙师童宾

中国瓷器被誉为“火与土”的艺术,这种火与土的交融,在传统的以松木为燃料的柴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堆堆金字塔般的柴垛展现在眼前,它是景德镇独有的“建筑物”,实际上就是过去烧窑用的燃料的储存方式。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里窑,十里焦。”意思是说烧一窑瓷器,要消耗十里的树林,可见烧窑的不易。

透过古窑里熊熊燃烧的火光,照耀着先辈们的汗水,也照亮了我们时常迷离的眼睛。

制瓷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民间有个说法,“一窑百件瓷九成要砸掉”,从中就能想象到当时的挑选有多么严格,而景德镇如今尚存的“不计成本追求完美”的性格特质,与当时的经历肯定有着因果关系。

在人间的景德镇窑工,却制造了天堂般的器物,最著名的有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玲珑瓷、五彩缤纷的色釉瓷、幽静雅致的粉彩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此外,还有古朴清丽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明丽隽秀的窑彩瓷、别开生面的装饰瓷等,瓷器琳琅满目,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

来古窑,如果你对制作过程感兴趣,还可以亲身感受一次指尖上的艺术,卷起衣袖,参与拉坯、绘画等陶瓷制作工序,与陶瓷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在旋转的轱辘车上,让瓷泥在手指间逐渐成形,制作一盏属于自己的瓷器,在体验中了解陶瓷文化,了解手艺人坚守文化、传承技艺的不变初心。至于是碗碟、茶杯还是瓶子,完全跟着你的心走。

漫步在古窑民俗博览区,脚下是瓷片铺成的小路,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岁月的积尘,依然光洁莹润,垃圾桶有瓷器的影子,路灯也满身穿着陶瓷的外套,连桌子、板凳也不例外,五彩缤纷的瓷片将原本的平淡无奇点缀得五彩缤纷,每一枚破碎的瓷片都珍藏着一段燃烧的记忆,刻写着一名普通窑工的名字。

辞别古窑民俗博览区,来到景德镇御窑厂,这里是元、明、清三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接的是官府的订单,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数不清的国宝精瓷就是出自这里,流传下来的大多数收藏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馆。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水平在元代达到第一个顶峰,那时的景德镇瓷站在磁州窑、钧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肩膀上,首创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开创了我国大型瓷器的烧制史,创作了很多前朝不曾见到的器型和釉种,最值一提的是神话级别的品种——元青花,就是这个时期烧成的,至今仍被称为人间瑰宝。

御窑厂内历史遗存丰富,包括明清时期窑炉、道路、墙体、衙署建筑、窑业堆积及其它附属建筑遗迹,地下埋藏极多,出土了大量元代、明代、清代的各类陶瓷文物,想象一下当年窑火冲天的景象,都让人激动不已,你会惊叹,更会沉迷。

景德镇不光有御窑厂,还有皇窑,有时间的朋友一定也要去看看。

在景德镇城南5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叫三宝陶艺村,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下了公交车,还要走几里路,富龙我是自驾去的。别小看了这个村庄,它可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窗口之一,瓷都的世外桃源!

村子由一片老式农宅和十余家陶瓷作坊组成,是陶艺人创作和交流的地方,这里的风景结合了人文和自然,碎的瓷片、破的罐子,小溪流过门前,随意、简单,却野趣天成,富于诗情,是艺术的衍生之地,道路两旁有随处可见的陶艺家工作室,是全球陶艺家们梦寐以求的归园田居。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也是要去的,馆内分为明、清两园,共十一栋古建筑,其中明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涉瓷的博物馆很多,比如还有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民窑博物馆等,光看这些馆,就得几天时间。至于私人设立的陶瓷博物馆,更是多如牛毛。

现在出门旅行,买买买成为了必选项。来到“千年瓷都”怎么可以错过蜚声海外的景瓷呢?徜徉在景德镇的街头巷尾,可见通街的店铺几乎一色的瓷器,贸易市场、街头地摊摆的也都是瓷器,这里的一个壶、一个盅、一个碗,都是非遗传承和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盘碗碟勺、瓶坛壶罐,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让人看得患选择性恐惧症。

在景德镇,有一种炫富,叫晒瓷。年7月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描述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的请求下,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的元代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图”罐,以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的成交价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亿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一只不足手掌大的酒杯能值如此高价?每一件瓷器都有一个故事,无论皇帝,还是平民百姓,都是这滚滚红尘中人,同样渴望着真正的爱情。

不是土豪的也能玩陶瓷,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集市是中国首个以陶瓷为主题的创意市集,它设在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的雕塑瓷厂内。这个充满着创意和乐趣的瓷市,得到了众多中外陶艺爱好者的青睐,从最初的十几户地摊,发展到现在的几百户,无论是日常用的茶具、餐具,还是撑场面用的大型摆件,这里应有尽有,不同的预算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所爱。来“瓷都”不掏点瓷器回去,心里还真过意不去,大件儿的瓷器就算了,咱们淘点儿小件的回去呀,勺子、碗、盘、杯子、茶具、玩偶……

景德镇为这些热爱陶瓷的年轻人提供了萌生创意的肥沃土壤,而他们,也让这座古瓷都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大胆前卫的陶瓷雕塑、独具特色的青花项链、个性张扬的陶瓷杯具、造型夸张的装饰挂件都让人爱不释手,摊主无一例外地都很年轻,货品则各异其趣,既有颇具设计感的日用器皿,又有造型新奇的饰品或小摆件,既有釉色莹润的传统影青,又有探索新材质新技法的不知其名的新釉种,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力。现在,创意集市被誉为景德镇的“”。

今天的景德镇,窑火更旺,当代景德镇人正续写着瓷都的新传奇,“瓷都”这块国际招牌将更亮地闪耀在地球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