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得一,乃有其术,重读鬼谷子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01引言

《鬼谷子》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小人之术,还是帝王之术,这个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我以前一直以为《鬼谷子》不值得看,但最近读翟玉忠先生的《说服天下:鬼谷子的中国沟通术》,发现自己以前对《鬼谷子》确实有误解。

翟玉忠先生认为,《鬼谷子》并非小人之术,恰恰相反,它属于平天下一类的书。只是过去儒家讲究仁义,一般不提倡甚至刻意贬低《鬼谷子》,时间长了,一提到鬼谷子,就会联想到奸险狡诈之类的权术,误解越来越深。

读《鬼谷子》,个人觉得,最好先读懂《鬼谷子》的一段佚文。所谓佚文,是指过去流传下来的《鬼谷子》众多版本,里面已经没有这段文字了,只是后人通过古代其它书籍中的转述才发现的。

02一段佚文

这段佚文是在汉代刘向的《说苑》中发现的,原文如下:

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

翻译成白话大概如下:

一个不懂得“时变”的人,想加以矫正是很难的。说服他而不听从、毫无行动,是因为道理讲得还不够清晰;如果能讲明白,仍然没有行动,是因为他内心对这个道理的领悟还不够坚定稳固、游移不定。

如果见解到位且这种领悟很稳固,却还是没有行动,是因为没有击中他内心的要害,没有对机。如果这些都做到了,这样的说服就十分珍贵、难得,很容易打动人心,有这样的说服力,如果对方还不行动,我是没听说过。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面文言文中的“善”,个人以为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善良。在鬼谷子的世界里,这个善更多的是指顺时顺势,守正而用奇,知阴阳变易之道。鬼谷子说,圣人不朽,时变是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看鬼谷子的书中,特别强调时变,要观阴阳变易之机,或者叫观阴阳之开阖,知存亡之门户。就是说,该行动的时候不行动,延误了时机,这就是不善。懂得阴阳之变,“善”是应有之义。不过这一点,现在人由于思维模式不一样,很难转过来。

认真看过《鬼谷子》这本书的人就知道,在鬼谷子的世界里,仁义有显的一面,但还有隐的一面,《鬼谷子》中讲:

天地之化,在高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者,则可与语。

可以看出,鬼谷子的世界里,中正才是一个更积极的词,他意味着通晓阴阳开阖之机,而能通权达变。但这并不意味着鬼谷子不讲仁义,只是他更多地强调时变,这一点与孔子不一样。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并行不悖。鬼谷子说,懂得中正之道,才可以与他共商大计。

说远了,说重点,上面说服人的大原则是我们读《鬼谷子》之前要好好琢磨琢磨的,把这个琢磨通了,我们就能发现,要说服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把道理剖析清楚,其次还要对机,说到对方的心坎上,要如箭在弦上,此时离行动就不远了。

如果不对机,你说了半天,好是很好,但仅此而已,因为你没法打动对方。过去孟子也到处游说,不可谓不雄辩,但那些国君都不爱听,有一些觉得孟子说的是有道理,但仍然不想采取行动,最后编一个理由把孟子打发走了。

这里就涉及到对机的问题。不对机,不能“中其人之所善”,即使说得很有道理、口若悬河,对方还是不为所动。对方会不会动心,不是脑子想出来的,就好像爱一个人,是发自内心的,真动心了,他自然就会行动。

03本与末

知道这些,我们还要了解古人的一个习惯,古人做学问,一般都会分一个“本”与“末”。“本”是心法,或者叫体,“末”是用。学什么都要以心法为重,把心法搞通了,由体而用,是水到渠成的事。

《鬼谷子》也不例外,本书有《本经阴符七术》,讲如何养神、养志等,重在固本。陶弘景给本篇注解时说:“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由本以经末,故曰本经。”

所以读《鬼谷子》,除了那段佚文,最好先读这一篇,把这一篇读通了,就抓住了要害。不是说其它的不重要,只是如果你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讲得再好也没用。《鬼谷子》就好比金庸小说中,杨过选的最重的那一把剑,你要有相应的级别才能舞得动。

举个例子,这一篇里面有讲到“分威”,一方是发动自己这一边的威势,另一面是散他人的威势。但你能发动自己的威势,首先要自己的精神非常旺盛,心志要非常坚定,如此才能撼动他人之威。

所以《鬼谷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的,不修心,想光靠大脑明白了就能用,这个是不现实的。即使能用,也只是在小事上,真正遇到大事的时候,自己首先就乱了阵脚、六神无主,怎么分别人的威?,不但没能散去别人的威势,反而让别人给说服了,岂不尴尬?

把《本经阴符七术》弄懂了,再好好读其它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鬼谷子的话来说,心能得一,乃有其术。否则一上来就学具体的术,懂是懂一点,但只是懂一点而已,又有什么用?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学一些现代的说话艺术,反而更简单易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