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把或者二三十把菜刀、镰刀、剪刀等往地上一摆,用粉笔在地上写几句:优质锋钢刀,三年收钱,刀不快没有钢火不收钱,三年收钱出示本人身份证打个欠条,……如付现金:大菜刀35元,小菜刀25元。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自由市场上的一幕,买刀的可以不用现金,只要打个条就可以拿走,也有挑担骑车走街串巷,进村的也是用这种方法,多数是刀类,所以有些地方叫“赊刀”或“打账”他们很神秘,都说自己的鬼谷子传人,还有的说……自己问度娘,反正说得很神秘。
赊账,也就是赊销,是一种商业行为。赊销一词,早在《周礼》中就有了。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赊”的记载。从“赊”一词的造字结构更能看出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耕时代收成都是按年计算的,期间采购商品,只能等收成后再支付或易货,赊账就因此产生“赊”就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商业习惯。
到了宋代,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城市中的商贾贩卖多是一年后付货款,久而久之发展成为惯例。宋代有个专用名词叫“卜卖”,卜,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卜部》:“卜,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横也”。后引申为用以预测吉凶的各种活动,又引申指推测、估计等意思。换一种解释“卜卖”就是用一句预测吉凶的话来贩卖商品。
年7月的《申报》刊登一条新闻:浙之奉化县境,当咸丰辛酉年(年),忽有外路人以舟载厨刀求售。每逢热闹之处,舟则维岸,刀则摆列岸上,如遇买主,但计价目而不收钱文,并云今日米贵,每升已来粜(tiào,意思是卖米)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众皆笑其痴。迨光绪初年,宁波米价果荣至十八文一升,于是人皆信其言之有据,唯其人则已不可知矣。乃本月初奉化萧庙前又来一外路人,船装厨刀求售,其言与昔无异,并谓将来米价有贵无贱云云。人尽惑之,幸为奉邑尊风闻,立即饬差往拿,然已查无踪迹矣,惜哉!
“新闻”随着印刷术兴起,传播速度更快了。有句谚语:卖卜卖卦——转回说话,被写进《水浒传》第六一回:“主人误矣。常言道:卖卜卖卦,转回说话。休听那算命的胡言乱语,只在家中,怕做什么。
卖卜卖卦,转回说话,意思是以卜、卦替人预测吉凶的人所说的话很圆滑,模棱两可,使人抓不住他的把柄。
本是贩卖商品,被宋代人冠以“卜”字,就道出了赊刀商业行为的商业模式:
卖货卜收钱,写个条子,说一句谶语,一谶成真时再付钱,否则分为不取。
仪式感很强,一是直接送,二是谶语很有威力,普通人怕就怕一语成谶,中了邪,就像求签打卦一样说什么是什么。三是写条子,保证性强。四是肯定还说他的刀有多好多好之类的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繁荣,赊刀销售方式又有抬头,刀就是普通的刀,赊刀还是那个模式,当时由于大家手头不宽裕,赊刀的还是很多,难道赊刀人真是鬼谷子的传人?为了调研民心而来?还是免费做慈善?
再回头看《申报》那则新闻,一句谶语从咸丰到光绪十八年后才成真,卖刀的不得喝西北风去了?买刀的白用十八年,刀都要换新了。
老话讲: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赊刀只是业务之一,主营业务还是卖刀,记得文章开始写在地上的
粉笔字了吗?“现金xx钱”,这价格肯定比隔壁的隔壁的铁匠铺里的要贵,为什么贵?因为要赚钱,弥补万一几个月几年年后的坏账。
举个栗子,假如当时一把刀零售价10元,赊刀谶语许诺当牛卖到1万元再收钱,按多少价格计算?元一把刀,若没牛卖不到1万元就继续使用。假如当时一头牛卖元,普通人肯定不会信能卖到1万元,即使卖到1万元,出元买刀,想想也是从卖牛的元里出的,也不是从自己荷包里掏出来的。
要现金买刀多少钱?50元,为什么卖50元?就因为等以后要收元。也有急脾气的,干嘛要等牛卖1万元多花50元买刀呢?现在买50元的不是很划算,于是掏钱买刀。
赊刀人直接现金卖刀则多赚40元,赊刀则多赚60元,但要承担风险,算算还是很划算的。
从现代金融角度来看,赊刀是农耕时代比较好的一种分期付款的方式。为什么呢?
一菜刀镰刀剪刀,都属于价格稳定的商品。
二耐用商品,非粮油蔬菜等易损耗
三对标价格变动性大,例如牛羊、大米等,且这些普通人都能接触到,容易理解
用稳定性强且耐用的商品对标价格变化大易损耗且都容易理解的商品,就凭这点赊刀人都是做分期付款业务的大咖,还是信用分期。
贯穿历史来看,他们并不神秘,就是贩卖刀的商人,无非采用了“卜卖”形式,而且夸大了谶语的性能。
把商品太高价格,用信用分期付款方式结算而已。说是鬼谷子传人云云无非是加强谶语功效的伎俩。
#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