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关于老子的7个精彩问答

中医皮肤病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20523/10877155.html
年5月12日,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做客“朝内文学讲座”,为广大读者做了《<老子>:历久弥新的哲学诗》的主题讲座。郑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特别是道家哲学、比较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思想史》《庄子哲学讲记》《道家政治哲学发微》等,发表论文逾百篇。以下为读者提问交流内容。讲座内容回顾:老子留下五千言,他的言说对象是谁?这些哲理到底是说给谁听的,是当时的王朝统治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郑开:这是很有趣的一个问题,但比较棘手。《老子》里面经常提到侯王、圣人、我,“我无为而民自化”等等,这些都是指的统治者,而且我们发现老子的政治思想简单说就两条:统治者的原则是无为,百姓或者说万物的原则是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是说统治者无为,“民”就是老百姓或者万物,“自化”就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来生活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有很强的政治意味,也可以说是政治哲学的第一个范本。这些政治哲学很抽象,首先要给统治者看。一本书或者一种思想只有通过统治者才能发挥它的效力,从政治意义上讲,以老子的聪明程度,他一定会知道这一点。所以《老子》这本书是给统治者读的,要启发他们怎么治国,这个意思是明确的。但同时它在经典化和解释史上又新增了很多内容,从这些内容看,它其实是给每个自由思考的人而设的,每个能反思自己命运,希望把握自己命运,希望追寻宇宙人生真理的人,都可以读这本书,从中得到启发。在今天它的适用范围就更广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汲取它的独特智慧。直播间很多人问陈鼓应先生的《老子导读及译注》这本书。这是陈鼓应先生85岁高龄时花了一年多时间重新整理的《老子》普及读本,除注释、译文外,新增了导读和赏析与点评,还收录了古代书画家的老子题材作品,像唐寅的《老子图》、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等等,可见历代文人对老子的评价非常高。到了当下,郑教授您觉得老子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历久弥新的《老子》到底新在哪里?郑开:这个问题很考验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我们发现《老子》在任何时代都有它的意义,它很抽象,但是在任何时代都跟那个时代的主题发生过一些交涉的关系。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以老子哲学的高度来观照的话,当我们的思路陷入死胡同拔不出来时,老子讲的“反者道之动”,可能会启发你变动一下。再比如,平常人思考问题都是从“有”的角度出发,我是不是能挣更多钱、住更大的房子,或者有了这个、有了那个,那么你能不能从“无”的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有了这个、有了那个,什么都有了,但是你的精神已经沉沦于物了,你会被这些东西所羁绊、所束缚。比如我有一个很大的别墅,每天还得打扫卫生,这个别墅就不是为我服务,而是我为它服务了。比如我有很多钱,每天还得投资赚更多钱,你进入资本游戏之后就停不下来,最后变成人为钱服务,而不是钱为人服务了。《老子导读及译注》插页·历代老子像老子讲的“无”是打破一切“有”的局限性的力量,它具有否定的力量。老子讲的“名”包括一切形态的社会、政治、风俗、意识形态等等,而“无名”,就是用“无”的力量来清除或者把握“名”。所以,老子说,统治者不能不诉诸“名”治理国家,但是当“化而欲作”的时候,“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返回到“无名”,用“无名”驾驭这一切。这就启发我们打破窠臼、跳出常规,反向思维,来重新审视一切。所以只要能领悟《老子》真正的精神,就会发现它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启发人们思考,而与日常新。

老子治学和庄子治学区别在什么地方?

郑开:老子比较偏重无为政治哲学,讲政治是他比较重要的方面,也是他在历史上持续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庄子跟老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其一,庄子明显加强了心性论的色彩。老子讲道物关系的时候是通过宇宙论讲,但是在《庄子》里,宇宙论的色彩几乎看不到,除了一些片断,那些片断也不是完全的宇宙论,庄子是通过心性论来讲,这是很重要的变化。其二,在心性论基础上,庄子进一步讲境界说,境界说在《老子》里已经有端倪,但庄子讲得非常完备,在心性论的意义上讲境界,比如逍遥,逍遥就是指进入一种特殊的精神直觉状态,进入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庄子跟老子不太一样的地方。在政治层面,《庄子》有两个方面对《老子》形成张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庄子》更强调个体精神的自由,他讲得非常淋漓尽致,这跟老子不同。第二,《庄子》是很复杂的,里面有一些黄老的篇章,比如《天道》《天运》《缮性》等大概七八篇,这七八篇里讲政治哲学,而讲政治哲学的时候有重建秩序的意义。《庄子》里有一部分是直言其精神自由的,另外一批黄老学色彩比较浓的文献则是要折中一下,讲重建一个秩序,要在“道德之意”的理论框架下重新确立仁义、礼法、职官制度、君臣关系的合理性。黄老学的这些篇章其实是沿着老子的政治哲学脉络进一步推进的,两者之间有一个结合点,即内圣外王之道。我们现在讲内圣外王之道好像都是儒家讲的,其实这个词第一次是在《庄子》出现的,《庄子》讲治身跟治国是同构的,《老子》里这些都有端倪。所以老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中国被誉为哲学诗的典籍,除了老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作品?

郑开: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周易》也包括一些,特别是经的部分,卦爻辞包括古代的一些谣谚,历史的谚语、歌谣、历史的掌故都有,而且它的写作也有一点点诗的意味,其他没有很明显的这种特质,这是从形式上讲。如果从气质上讲,《庄子》充分展现了诗人哲学家的特点,它的诗意体现得淋漓尽致。什么叫做诗,我们不能刻板地理解,长得像《诗经》,像五言诗、六言诗、像李白杜甫诗歌那样的就叫做诗。我们讨论诗学,诗讲的是心,诗者天地之心,本质是讲主客,主客之间的界限打破才能写出好诗。所以王国维先生讲无我之境比有我之境要高一个阶次。无我之境不是说没有人或者去掉人的因素,而是我们把主客对立、主客两分的痕迹去掉。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透过这一诗学原则看《庄子》,它的确讲了很多无我之境的意思,跟诗学原理不谋而合。其实《老子》讲道,也是有客观真理和主观境界两层意思,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只不过我们用语言分析说它呈现出二分,但对老子来讲应该是一个东西。

您最喜欢老子的哪句话?《老子》中哪句话曾经给过您非常大的人生启发?

郑开:我们研究哲学,主要是把握其理论结构,理论结构是一座大厦,不能说喜欢哪片砖或者哪片瓦。我举例说说大家经常讲的两句话——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上善就是最高的善。大巧若拙的大也是最高的意思。还有“上德不德”,这些你听起来就很辩证的语言,本身就提示它是哲学思考的产物。“上善若水”是一个哲学命题。上善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的善,一般意义的善背后都是一套社会政治对它的界定,啥是好的、啥是坏的,都是在一种风俗习惯乃至于政治文化法律体系里告诉你是非、对错、善恶标准,它是赋予你的,不是你思考的。但是上善不同。老子没有说上善就是善,他讲“若水”,打一个比方,但你千万不能说若水的善就是上善,他是通过水这个意象来进一步思考善,你执着于水这个相就麻烦了。水有啥特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它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向下流的,“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是江海要容纳那么多的水,就是因为它的态度更低一点。水如果没有水泵的话不可能往上流,它是往下流的,所以它不争。黄老学的文献经常强调无形,无形就是无常形的意思。水也是这样的,水放在碗里就是碗的形状,放在湖里就是湖的形状,放在太平洋里就是太平洋的形状,根据你放的容器来呈现其形状,所以无常形。黄老学强调无常形比较突出,这一点也被古代的兵书借用,比如临沂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里就有“兵无常形”,打仗没有常形,它是很灵活机动的。所以,上善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善,不能把它解释成一个固定的东西,它就用一个“若”来打比方,若的是水,水有几个特点,这样我们才知道,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一个命题,其实含义深刻。《老子导读及译注》内文“道法自然”也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道就是效法自己的意思,自然就是自己的意思,道不需要效法别的,它效法自己。这好像很难说得通。其实自然还指万物,道没有什么可效法的地方,它效法的是万物本身,也就是它自己。也就是说,道不预设什么,到了物理学就是物理学的规律,到了化学就是化学的规律。就是这个意思。

2年您出了一本著作《道家政治哲学发微》,书名发人深省,可否介绍一下道家的政治哲学跟《老子》有什么关系?

郑开:道家政治哲学含义非常广,既包含老子的政治哲学,也有庄子的,也有黄老学的,还有一部分指儒家跟道家之间的互相对话,内容比较丰富。今天既然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对书名的每个字做个解释。道家指的是老庄,加上道家的黄老学派,这是比较完整的道家的意思。政治哲学,强调的是我们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道家哲学里发现的一种抽象的讲政治的一套系统理论,这些理论不能简单用政治思想来概括,它不涉及什么国体政体,或者政治治理原则,这些在黄老学里可能会有,但都不重要,它讲的抽象的理论反而重要。比如古代讲政治模式都讲王道跟霸道,但在道家和黄老学里,王道霸道之外还要开出另外一条路叫帝道——帝王之道,这条路以前是没有的。比如周秦之变,用大一统的王朝国家代替之前的封建制国家,在思想史上表明两种观念的转移,之前西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国家一定要讲礼,整个礼乐文明都是为此而设的,但秦汉以来主题变了,治国在国家层面上主要的纲领是法,法的基础是什么?道家政治哲学要给它提供一个基础,也即通过道来给法提供一个基础,这才是政治哲学。具体怎么治国、怎么安邦,那都是政治思想。“发微”的意思,这本书不是面面俱到的系统化著作,只是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提示出来,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做研究。另外,前辈学者张舜徽先生写过《周秦道论发微》,讲道家之学的核心在于君人南面之术。相对于张舜徽先生,我们现在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继承中有突破、有前进。

如何处理个性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老子》写到“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现在很多年轻人有个性,但社会要求大家遵守一定的规则,年轻人该如何处理个性和社会的关系?

郑开:老子和庄子都强调个人的生命意识,他们对这一点的强调是发人深省的。我们知道两千多年前讲个性、讲自由是不容易的,因为人被束缚在社会给你的角色上,你必须负担那个角色,人们都是通过这些角色来认识个人的。但道家哲学有冲破牢笼、廓清这些束缚的潜力。我觉得每个人过自己愿意过的生活,或者有自己的个性,都不是什么坏事,但有自己的个性,不是说你奇装异服或者行为乖张、不拘礼法,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能独立思考,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道家哲学给我们的启发。个性体现在创造性思想上,如果你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你就完全可以区别于别人。所以哲学思考是最有个人化魅力的。我们常说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性,也是这个道理。只要你在思想上有独特性,你就可能赢得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