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能言善辩,鬼谷子却一眼看出他的弊病,

“铁嘴”苏秦年轻时在鬼谷子门下求学,他学习努力思维敏捷,自以为学业有成,就去向老师道别。鬼谷子想考核一下苏秦的学问,就问了他几个问题。苏秦侃侃而答,谁料鬼谷子听后却皱起来眉头。

苏秦见到老师的表情,心中有些奇怪,他就问道:“先生,是我回答得不好吗?你为什么不高兴呢?”鬼谷子说:“你说得很好,也没有什么过错。”苏秦原以为老师对他的回答不满意,但听了老师的话后,心中却更加疑惑起来。冯梦龙在《智囊》就记载了当时鬼谷子对苏秦说的一段原话:“事不可尽,尽则失美。美不可尽,尽则必毁。你只知道能言善辩表露自己的才华,唯恐不能发挥到极致,却不知一味玩弄口才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从而引来祸患啊!”

苏秦听了,很是不以为然,但老师这么说了,他也不敢再争辩。告别鬼谷子后,苏秦本想凭着自己出色的口才,四处游说谋求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他很失落地回到了家里,又遭到了家人接二连三的数落。家人都劝他说:“立业当以务实为本,只想着耍嘴皮子谋得饭碗,哪有那样的好事?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这让苏秦受到了挫败,他开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勤学苦读。苦修了一年后,苏秦又外出四处游说,这一次却是有了大收获,他靠着口才竟一人持有了六国的相印,威风至极。

一次,他带领大批人马去赵国办事,途中经过家乡,引来了很多人围观。人群中就有苏秦的兄弟和妻嫂,他们看见苏秦很是威严气派,吓得连忙跪拜在地上。苏秦看见后不解地问:“过去你们总是瞧不起我,今天为何要向我行这么大的礼呢?”

苏秦的嫂子连忙回答说:“如今你已经非比寻常了,我们不敢再对你不尊重。”苏秦笑笑说:“口舌之能也是很了不起的一种本事,如果我不勤学苦练这门技术,很可能就会在田间地头辛苦度日了,怎会有今天的荣耀?”至此,苏秦早已将老师鬼谷子的教诲抛到了脑后。能言善辩的出色口才虽然成就了他的荣耀,但也让他遭受到了他人的嫉妒,更为他最终被害埋下了祸根。

苏秦在齐国担任宰相时,他的才能被齐国很多臣子妒忌,他们联合起来,向齐王进谗言,诬陷苏秦图谋不轨:“他表面上处处为大王卖力,实际上别有用心,大王如果被他漂亮的言辞所蒙蔽,将会给齐国造成严重的灾难。”

苏秦得知后,他先是一惊,随后又想:“我对大王并无二心!论口辩能力,没有人能比得过我,他们是不能加害于我的。”苏秦的一个好朋友却觉得实际情况并不像苏秦想得那么简单:“你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嫉恨,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都是齐王身边的重臣。你平时在齐王面前能言善辩深得齐王宠信,因此无意中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所以一直想报复你,他们经常借此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想来齐王也不会无动于衷,你还是小心些为好。”

苏秦不以为意。果然,齐王对他产生了戒心,并开始对苏秦百般怀疑起来。从那以后,不管苏秦如何为自己巧言辩解,齐王再也不相信他了。到了这个时候,苏秦才想起老师鬼谷子的话来,他很后悔也很无奈,为了逃避灾难他只得离开了齐国。可甚至如此,他依旧遭到了群臣的嫉恨,有人派人刺杀苏秦,苏秦纵然能言善辩对此也无计可施,只得带伤逃走,最终却因伤势过重而身亡。这是《智囊》中一则颇有韵味的故事。正如冯梦龙在《智囊》中批注的:“物朴乃存,器工招损。”也就是说物件朴实无华才能完好地保存,器具过于精致就很容易招致损伤,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器具自身太耀眼造成的。

古往今来,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的人,虽然功劳很大官位很高,但他们大都因为自身才能出众而不知收敛最终招致了他人的嫉妒、诬陷,最终不得善终。比如功高盖主却被刘邦诛杀的韩信,明朝开国功臣中的“淮西勋贵骄兵悍将”的蓝玉等。

苏秦更是如此,他能言善辩的口才能力确是极为高明,然而,他却以此为傲,而不知适度收敛,最终才印证了鬼谷子的话:“事不可尽,尽则失美。美不可尽,尽则必毁。你只知道能言善辩表露自己的才华,却不知一味玩弄口才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从而引来祸患啊!”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有些时候,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不应该过分去显露自己。不过分引起别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