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这段话可谓老子的劝世名言,不仅读来一气呵成,让人感到畅快淋漓,更是道出了人生的至高智慧以及处世艺术。

“曲则全”,做人做事,懂得走曲线,往往是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春秋时期楚庄王酷爱骏马,甚至给马穿锦衣、住宫殿、吃枣肉。

后来有一天他的马死了,他非常难过,想要给马打造棺椁,并让臣子们为马办一场隆重的葬礼。

很多士大夫们表示国君不应当因为一匹马而行如此大的动作。

结果楚庄王大怒,下令谁敢反对葬马,一律杀头。

这个时候如果直言进谏必定会丢了性命,但楚庄王的行为着实荒唐,劳民伤财对国家不利。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优孟的宫廷艺人跑进宫中,趴在楚庄王面前嚎啕大哭。

楚庄王大惊,连忙问他为什么哭。

他说:“这宝马是大王最心爱之物,更何况我堂堂楚国有什么做不到,应当以君王的级别厚葬。”

楚庄王听罢问他该怎么做。

他说:

“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於前,韩魏翼卫其後,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应当用雕花的玉石做棺,上等梓木做椁,再用上好的樟木做外饰。调遣士兵挖坟墓,老人和孩子背土,再让齐、赵、韩、魏的使者陪祭护卫。

之后为它修建祠堂,追封爵位。如此各路诸侯便都知道大王把人看的很轻,把马看的很重了。

楚庄王听罢顿然醒悟了自己的荒唐,感慨道:“寡人之过一至此乎!”我竟然错到这种地步。

这就是以曲求全的典范。

而说话方面的曲道,《鬼谷子》一书可谓总结的最为精辟。

例如《鬼谷子》言: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

对于智者、拙者、善辩者、贵者、富者、贫者、贱者、勇者、过者等九种不同的人,可以采取博、辩、要、势、高、利、谦、敢、锐等不同的言语方式。

后世称之为“九依之术”,这是《鬼谷子》中最具代表性的权谋话术。

战国中期以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为代表的纵横家就是依靠这些纵横捭阖的技巧,把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

就权谋术法方面,实可谓以曲求全之典范。

但纵横家用孟子的话讲叫“小人喻于利”,心中关心的并非天下苍生安危之大道,而是成就君王之霸业进而成就自己之名利,故而其实他们的成就并非老子之“全”。

而第二点“枉则直”,“枉”就是矫正。

事物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故而想要保持事物始终走在正道上,便必须时刻矫正。

就如同骑自行车一样,想要保持平衡前进而不倒,必须要左右不断摆动车把。

就我们个人的修养问题来讲,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

自古人们谈到道德品行的修养,绝对离不开这个“省”字,也就是自我反思。

人们平日里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闲乱的思绪很容易使人产生意识惯性,以至于观念被带偏,或是胡乱做事。

所以,想要做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不是靠脑门一热,下个决心发个愿便能够做到的。

而是要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改正间磨练出来的。

而从历史哲学角度来看,上古时期,舜帝为鼓励大众积极谏言设立诽谤木;再到东周的诸子百家改革运动;

汉代武帝为保持人才活力设立的“两千石不举孝、廉罪法”的人才推荐机制;再有“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的治军思想等等。

都是走着以变应变以求达到稳定社会结构和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子。

这也就是“枉则直”的道理了。

而“洼则盈”,想要能够充盈池水,首先地面必须要洼陷下去。

就好比我们人一样,想要不断地进步,首先内心必须要空,不能有主观成见,要保持谦虚。

一位国学大师曾经谈起过读古书的问题,他说我们读古书一定要直接去读原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以经解经”,在作者自己的文字中寻求答案。

等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去参考别家注解,这样才能够真正收获自己的感悟。

而如果还没读过原文便直接就把别人的注解装进心里,那么不要说其它家注解了,甚至有时候再看原文都觉得有问题,这样是做不出真学问的。

这就是“洼则盈”的道理。

而“敝则新”,原始的才是真正新鲜的。

例如当代很多人对美的追求达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

为了减肥,切胃抽脂;为了美貌,削骨整容;为了蜂腰翘臀,拆肋骨、做假体。

这些人们只顾眼前的美丽,完全不计将来的后果。

殊不知这些美丽都是假的,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便会以更加丑陋的形态还回来。

其实美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美是一种绝对主观的感受,真正的美永远是原始与天然,因为那是天生地成的天道自然,这种美永远不会过时与凋谢。

而“少则得,多则惑”,人生最美妙的境界,其实不是全部拥有,而是永远差那么一点。

凡事差一点心中便总有着目标和渴望,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的时候,便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其实所谓幸福,就是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心理感差,如果我们天生便拥有了一切,那么我们便没有了拥有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幸福可言了。

而且正如古话所言“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人如果天生拥有太多名利富贵,那么也就不懂得努力去守住这些成果,最终往往是要丢失的。

到时候产生的痛苦可是会远远大于未曾拥有。

所以综上,老子总结“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就是“道”,真正大智慧的人懂得天地间的真理,不会一味盲目去追求那些“全”、“直”、“盈”、“新”、“多”。

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人生在世,看似人人精明,事事都有自己的算计,可其实全是些人云亦云的盲从者。

真正看透人生真谛,找到人生价值,有着坚定、明确人生观的人少之又少。

就比如最近一两年,“内卷”一词一度成为社会热点,人们抢破头皮往那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挤;哪怕堵上半生幸福来换取一个大城市的房子。

人们一边抱怨着“自己也没办法”,一边默默选择着顺从,若真让他说说自己到底为了什么?

恐怕没人能够说得坚定而明确,迷茫之际便又要将责任怪给社会了。

此时此刻,不得不为老祖宗感叹一下,明明早已为我们开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古方,但却无人问津,实在可惜、可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