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聪明的人可以用聪明的方式交流,对愚蠢的人可以用愚蠢的方式沟通,而真正的智慧是能够愚蠢来掩饰聪明,用聪明去制止计谋。
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宫中曾发生过一场冤案,太子受到诬陷身陷囹圄,连太子刚刚出生的孙子都不能幸免,也被牵连狱中。丙吉参与此案的审理时,心知太子是被冤枉的,他便几次向汉武帝上疏太子冤情,但都被汉武帝呵斥了。但他不忍心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狱中遭受苦难,便亲自挑选了一个女囚犯抚养皇曾孙,自己对这个孩子也照顾有加。丙吉有一些朋友劝他不要引火上身,怕他会因为此事让汉武帝迁怒于他,对他说道:“太子的案件,那是皇上的家事,我们都来不及躲避,你却又为什么主动掺和进去呢,对皇曾孙如此厚待,难保皇上不会认为你是太子的同谋,你这可太不明智了。”
汉武帝-刘彻丙吉听后面色惨白,但却咬了咬牙,鉴定的说:“做人求一个问心无愧,要讲仁义道德,皇曾孙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犯了什么罪吗?我不会知道别人会怎么做,我这么去做是因为于心不忍,如此就算是惹上大祸,我也顾上不了。”到了后来,汉武帝的身体愈发恶化,只能够卧床休息了,听信了长安狱中竟有天子之气的传言,下令将长安狱中的所有囚犯都给处死。汉武帝的使者连夜赶到了皇曾孙所在的牢狱之中,丙吉却将大门紧闭,死活不让使者进去,他非常气愤地对使者说道:“无辜者尚不知死,更何况这孩子是皇上的皇曾孙呢?我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绝不可能。”使臣此刻苦口婆心地对丙吉说:“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你这是抗旨不尊,是死罪你知道吗?为什么你竟然如此愚蠢。”
丙吉丙吉眼神中透露出了一丝鉴定,依然决然的说:“我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想保全皇上的圣誉和皇曾孙的性命。此事情急万分,我但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都将铸成大错,无法挽回。”使者无计可施,只好回宫向汉武帝禀报实情,汉武帝默然良久,长叹一声道:“可能这就是上天注定吧。”汉武帝并没有以抗旨不尊的罪名处置丙吉,心中反而对处理太子的方式方法有了许多悔意,于是下诏大赦天下,丙吉所管辖的所有罪犯都得以幸存,活了下来。
汉宣帝-刘询在多年以后,当初的皇曾孙当上了皇帝,也就是汉宣帝刘询,但丙吉并没有因为曾救过皇帝就以此邀功,索官要爵,而是闭口不谈此事。有知情的家人便对他说:“当年你对皇上有救命之恩,如今为何闭口不谈?如果你向皇上禀明实情,必然能够得到皇帝的恩宠,加官进爵,前途无量。这么个大好的机会你怎么不把握住呢?”
丙吉笑道:“我身为皇上的臣子,本就应该尽忠职守,我只是在报答皇上对我恩宠,决不能以此博取荣华富贵,岂是君子之道?”后来汉宣帝还是通过其他的口中得知丙吉原来对他有过如此大恩,非常的感动,敬重之下,将他封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汉宣帝-刘询等到了神爵三年,丙吉被任命为丞相。丙吉在任上以宽待人,性格谦和,假使有人获罪或者失职,只要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他都只会让人辞官回乡,并不会严加查办。因此有人说他是纵容失察,他却回答道:“查办这些事情,并不是我的具体职责。若是我身居丞相之位,还要在这种事情上纠缠不休,那我这个丞相才算失职。何况容人乃大,何必事事都去计较,如此有违大义。”
丙吉是一个性格温和,从不爱显示自己聪明才智的人。对他不了解的人会以为他是个软弱的老好人,没什么真才实学,但他自己却不为人言所动,不以为然,更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改变自己的心意和行为。
丙吉问牛图有一次,丙吉在巡视的途中见到多人互殴,死伤了不少人,丙吉默不作声,只顾着继续往前走。等路过了一头牛的身旁,发现牛居然伸出舌头,喘着粗气,丙吉便上前查看,非常关心牛的情况。下属不解,表示疑惑,丙吉解释道:“纵然你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但不能乱用,要用在关键的点上,否则就是空有一番智慧了。维护治安、惩戒狂徒,这个是地方长官的职责,而现在正值春种时期,牛的状态不好,必然会影响到春耕,从而对天下百姓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我怎么能不管呢?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其实这才是身为宰相应关心的大事,想要不失职,就得抓住关键点。”下属恍然大悟,佩服不已。
鬼谷子《鬼谷子·决篇》中提到过:“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一个正确的决定会给人带来好处,如果无法带来好处,那么他人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决定。丙吉深知“止”的道理。作为一种大智慧,“止”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其实这是一种因时而变的妙计,也是深合事理,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对于容易贪功冒进、急功近利的人,“止”的智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鬼谷子》节选我们要善于从失败者的教训中汲取经验,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会失败,他们共同缺少的都不是智慧,其中也不乏大智大勇之辈,是他们没有明白克制智慧、潜藏智慧,进而慎用智慧的道理。只有达到了慎用智慧这个境界,我们的智慧才是无懈可击的,才能够在不管任何危机、麻烦的情况下应对自如。
懂得权衡利弊,称之为“谋”;最终更做出决定,则是“断”。有时候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这就是大智若愚的状态,但有时候有需要提高自己的境界,从全局考虑重大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