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是伴君如伴虎,而只要是聪明的人都知道这一个深刻的道理。每当帮助君王成就了霸业以后君王多有猜忌,于是就会诛杀那些过去和自己一起打拼天下的大臣,而这也是历朝历代君王必经的手段。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道理,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甚至和君王之间的关系足够友好,所以就不会有危险。然而事实总是与此相反,正是因为你的功劳太大了才会让君主猜忌,而最后的下场也会非常凄惨。所以说我们要懂得如何去韬光养晦,一旦是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以后就要赶紧离开激流勇退才是智者的做法。
范蠡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越王勾践的名字,春秋末年的时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并且任用了两位出色的大臣范蠡和文种整顿越国。之后范蠡和文种拟定了如何灭掉吴国的9种方法,而为了能够实施战略,因此范蠡使出了美人计。从此以后,范蠡便在天下间四处寻找漂亮的美女,因此遇上了西施。而在历史当中,也留下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理应外合消灭吴国的故事。
范蠡范蠡跟随越王勾践长达二十多年,为越王勾践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在奠定了越国霸业之后,范蠡也被尊为上将军。十年的时间,范蠡帮助越王洗清了屈辱,而就在吴王夫差兵败的时候,曾经七次求和。然而文种和范蠡始终都不愿意答应,因此夫差只能用箭射了一封信到范蠡的军营之中。上面写道兔死狗烹,兔子都被抓完了之后,猎狗也就没有了作用。没作用的猎犬下场会是什么?自然是被杀了吃肉。现在吴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了战胜敌人而出谋划策的谋臣也不再有用了,那么会是什么下场呢?不就是被铲除或者抛弃吗?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点余地,让吴国保存下来呢?
范蠡后来吴王自杀之后,就在吴国大臣们都在庆功的时候,发现范蠡早已经不知去向。后来第二天在太湖发现了范蠡的衣服,所有人都以为范蠡已经淹死了。实际上范蠡是把吴王的提醒听进了心里,所以制造了自杀的假象离开了越国。而之后的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并且带着自己的孩子和门徒们在海边居住,一直努力经商没多久就成为了富翁。后来齐王听说了他的名声,因此又请他做宰相。可是范蠡认为自己能够成为富翁,对于一个百姓来说已经到了极致,所以再一次急流勇退,散尽家财然后离开了齐国。
范蠡所以真正的聪明人和智者都是懂得月满则亏的道理,而水太满了也会溢出来。所以锋芒不能够太露,而有的时候很多智者虽然选择了退隐山林,但是却因为形势无法安定下来。比如诸葛亮在出山之后,一直都希望在平定了天下之后再次归隐,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最后也是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结局,自己也因此去世。又比如说东晋时期的谢安,原本隐居在东山此地。后来被拜为宰相,肥水之战当中击败了苻坚,保住了东晋的安定。然而就在谢安准备重返东山的时候,却因为疾病死在了建康。
谢安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欲望,都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是哪怕有欲望也要有个度,不然就会变成贪欲。人要学会的就是适可而止,而不是永远都不知道满足。汉代时期的张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在奠定了汉朝的基础之后,刘邦想要封张良万户侯,然而张良却拒绝了。他说自己就当一个留侯就足够了,因为当初张良追随刘邦的时候就是在留县。所以这种行为让刘邦很感动,而张良也得以功成名退。
张良儒家思想当中所倡导的是要积极入世,并且讲究的是进取心。但是这并非说就要一直无限制地走下去,而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适可而止。其实有的时候不要去太在意得失,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懂得如何聪明的退让就是成功。这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反而是一种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