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无艳#
柳下惠死后大约年,泰安又出了一位“颜值”上的“泰斗”。
如果被她“坐怀”,不仅柳下惠,估计九成男人都会“不乱”,这就是与黄帝的次妃嫫母、“举案齐眉”的女主角孟光(东汉贤士梁鸿之妻)、三国名士许允之妻阮氏并称中国四大丑女的钟离春,因出生在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也叫钟无盐、钟无艳。
古人夸美女,一般都会奉承一句“貌如西子”,如果想寒碜一个姑娘,往往就撇撇嘴低估一声“丑胜无艳”或“貌比无盐”。
无盐之貌确实丑到惊动了当时的齐国中央。
她骨架很大、壮若男子,肤如黑漆、头发稀疏,额头像臼、中间下陷,双眼内凹、鼻孔朝天,脖子肥粗、还有喉结,肚子硕大、胸部干瘪,实在不知道她胎里经历了什么,基因竟发生了如此剧烈的突变,导致年过四十,仍无人敢来提亲。
可能是上帝关门时把她挤着了,但好在又给开了几扇窗。
相传,她不但跟着骊山老母(即道教的玉清圣祖紫元君,据说唐朝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宋朝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和杨门女将穆桂英都是她徒弟,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曾被她点化)学了一身武艺,还拜在“谋圣”鬼谷子门下,成为孙膑、庞涓、邹忌的师妹,苏秦、张仪、范雎的师姐。
这个时代的齐国早已完成“田氏代姜”,当朝国君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齐威王田因齐。
他爹田齐桓公午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兼政府智库“稷下学宫”,到了他手里进一步发扬光大至极盛。
他耗费巨资,招贤纳士,天下各派学人纷纷慕名前来,亚圣孟子在稷下长住30多年,荀子三次担当学宫祭酒(即校长),提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学说和天下大九州学说的邹衍,提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淳于髡,以及申不害、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名流汇聚,创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
钟离春的大师兄、那个仅比“城北徐公”差了一点点的大帅哥、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理由,劝谏他而名垂青史的邹忌也早已来到齐国并官居宰相。
钟离春的二师兄庞涓和三师兄孙膑下山后没有到齐国投奔大师兄,而是选择了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奠基,已达鼎盛的魏惠王。
但是二师兄庞涓本事虽大、格局太小,身为魏国统军大将,却嫉妒师弟孙膑之才,随便捏造个罪名就将其处以膑刑(即敲碎膝盖,因此后世称之为孙膑,本名已几乎不可考),孙膑只能每天躲在猪圈里装疯卖傻,性命岌岌可危。
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鬼谷子派女徒弟钟离春下山营救爱徒孙膑。
钟离春联络到齐国大将田忌,并在墨家学派创始人、“科圣”墨子(据说鬼谷子、骊山老母和墨子都曾在北京怀柔的云蒙山修行,交情不浅)的协助下,悄悄将孙膑转移到了齐国,担任田忌的门客。
他到齐国第一次亮相,就抛出“田忌赛马”之策,帮助田忌赢了齐威王,大长面子。
公元前年,庞涓亲率八万魏卒猛攻赵国首都邯郸,齐威王派出田忌、孙膑并领八万齐军救援。
孙膑没有选择迅速机动到邯郸城下与友军内外夹击敌人的传统战法,而是创造了与晏子的“二桃杀三士”、汉武帝的“推恩令”并称中国历史三大阳谋的“围魏救赵”。
你围住赵国都城邯郸,我就围你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连毛泽东都评价“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其实庞涓未必看不出小师弟意在逼他从赵国退兵,但国君在朝,领兵在外的大将敢见死不救吗?这个政治风险他庞涓冒不起。
因此,围魏救赵实在是攻敌必救的高级阳谋。
无可奈何的庞涓心急火燎、昼夜兼程回救大梁时,不出意外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中了孙膑的埋伏,一举成擒。
可能念及同门之谊,也可能有人求情(没准就是大师兄邹忌或小师妹钟离春),孙膑决定以德报怨,放走了庞涓。
然而,庞涓这类人是绝不会感激你的手下留情的,相反他觉得这是对他最大的羞辱,一定要千方百计找回面子,或者将那些曾见证他丢脸的人统统物理毁灭。
12年后,机会来了。
庞涓故技重施,率军猛攻韩国,孙膑再次受命援救,跳马对顶炮,依旧采取常规路数“围魏救韩”,庞涓不敢大意,立刻回军大梁,当然,这一次他格外小心翼翼,生怕再遭伏击。
然而孙膑毕竟是孙膑,他对既有兵法教科书式的活学活用,给二师兄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孙膑没有在庞涓归途中设伏,但并不表示他没有设伏。
当时,魏武卒的单兵作战能力位居战国七雄之首,而黄海之滨的齐人战斗意志之脆弱也是国际知名的。
庞涓见齐军且战且退的迹象,猜测孙膑要跑,天赐良机哪能放过!马上兴奋下令全军出击,咬住齐兵,务期全歼。
一见师兄还是这么狠,毫无和解姿态,孙膑随便动动手指就给庞涓挖好了大坑。
他一边退兵一边下令,埋锅做饭时第一天挖十万个灶,第二天挖五万个,第三天挖三万个。
庞涓是心细如发的专业指挥人才,齐军锅灶的变化当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判定齐军逃兵严重、兵无斗志后,他当机立断,命步兵正常进军,并亲率精锐骑兵火速追击。
当晚,庞涓行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老城)时,借着月光看到路旁一棵被剥了树皮的白木,似乎上面写了什么字。
好奇之下,他命人点起火把仔细一看,树上刻着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大叫不好,但已无法全身而退,火把就是信号,在四周趴了小半天的齐军弓弩手万箭齐发,魏国骑兵就此全军覆没,庞涓见大势已去,高呼“遂成竖子之名!”(这种人到死都是这种心态),拔剑自刎。
齐军乘胜反击,歼敌数十万人,俘虏魏军主将太子申,魏国元气大伤,小霸王之路自此终结。
战后不久,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会盟,称霸天下,史称”徐州相王”。
孙膑献出《孙膑兵法》,功成身退,回乡隐居,死后葬在山东菏泽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东北米的向阳河东岸。
大约年后,颜真卿建议唐德宗将历史上64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其中处于战国时代的仅有孙膑、田单、赵奢、廉颇、李牧、王翦6位。
孙膑急流勇退了,田忌却没有,功高镇主的他很快遭到了邹忌陷害。
《资治通鉴》上对此有一段诡异的记载,有一天邹忌派人拿着十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算命,“我是田忌将军的心腹,现在他欲图大事,请你占卜一下吉凶如何?”
然后就被告了密,齐威王当即下令捉拿田忌,田忌情急之下率领几个亲兵进攻齐都临淄,打出“清君侧”旗号,要求齐威王交出邹忌,最终兵败逃往楚国避难。
这个故事荒诞反智、漏洞百出、不合逻辑,首先田忌如果想造反,为什么不在马陵之战大胜凯旋时乘势攻城?现在兵权都交出去了还拿什么谋反?
其次,邹忌陷害田忌的手段太低劣,哪有想谋反的人会当街算命的?三岁娃娃都不信的鬼话,齐威王为什么信了?
再次,田忌为什么不愿入宫解释或者直接逃跑,明知道那几个私兵根本打不赢大内侍卫,为什么还要去攻城?
最最不可思议的是,齐威王死后,齐宣王又把田忌接了回来,而诬陷他的邹忌并没有受到清算,潇洒善终。
这么多蹊跷聚合在一起,就实在耐人寻味了。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田忌携大胜之威回国,睡不安稳的恐怕不止邹忌,最害怕他势力太大的是国君齐威王,因此对这个蹩脚陷害要么是他顺水推舟,要么就是他在背后主使,邹忌可能不过是个棋子,后来当然不会挨多大处分。
而田忌当然也看出了内中门道,解释根本没用,那就只能逃,逃去哪呢?
去鲁国那样的齐国盟国或附庸国搞不好会被送回来,去燕、韩那样的小国根本罩不住他,去魏国这种刚打过仗的敌国,恐怕就没有回旋余地了,思来想去,楚国最合适,既是大国,又不与齐为敌,还不接壤,最重要的是楚国不愿意看到齐国太强,老想使个绊子。
可是就这么灰溜溜逃过去,一方面楚国可能怀疑他是间谍,另一方面楚国不一定认为他有太大的政治价值,也就不见得会给予多大的尊重,怎么办呢?
象征性造个反,让楚国知道自己已经和齐国决裂了,而敢造反的人当然是有分量的,于是田忌在楚国好吃好喝地生活了很多年。
齐宣王即位后为什么又要把田忌接回来呢?
近千年后李世民死前把大将徐懋功连贬好几级,又悄悄告诉儿子李治上任后再把他升回来,为君收心之道,玩了个炉火纯青。
齐威王和齐宣王这父子俩看来也是个中高手。
齐国完胜当时的第一强国魏国后,各国纷纷来朝,马屁声不绝。
喜欢听竽、被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新君齐宣王田辟彊很快就飘了,沉湎酒肉、夜夜笙歌,搞得齐国言路阻塞,一片乌烟瘴气,很多贤人宁愿“安步当车”而不愿入朝为官。
钟离春胸无大肉但有大志,一见师兄们都撤了,而父母之邦却奸佞当道、危在旦夕,一种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催动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齐宣王的“选美大赛”。
各级评委一致认为此女必是奇相奇人,竟让他得以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最后一轮的御前面试(当然也有可能是师兄们的影响力带来的黑幕)。
齐宣王一见秀女候选人这幅尊容吓得头都不敢抬,狠狠咬了咬舌尖才壮着胆子问,你是来干嘛的?
钟离春回答,“自荐枕席”,当你王后。
齐宣王一听差点没咬断舌头,憋了半天才颤颤巍巍找了个借口“你长得还……不错,就是头发,是不是稍微少了点?
钟离春答,“君子不顶重发。”
齐宣王舌头渐渐捋顺了,那你说说你有什么特长吧!
于是钟离春就用手语、隐语,展示了自己从老师那里学来、不比师兄孙膑或邹忌逊色的大本事,直接把齐宣王镇住了。
钟离春一见成功吊足了国君胃口,紧接着话头一转,“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可你瞧瞧你,天天酗酒、夜夜寻欢,建这么土豪的宅子,养这么些阿谀奉承的酒囊饭袋,搞得老百姓比乞丐还穷,国库比你脸还干净,如果不娶我给你枕着(或许是镇着),你是想国破家亡吗?
齐宣王的老脸跟彩虹一样变了八个色,最后一咬牙,啥也别说了,咱俩凑合过吧!
于是,40多岁的钟离春正式成为38岁齐宣王田辟彊的正宫王后。
婚后,为重振朝纲,钟离春推荐田婴(孟尝君他爹)为相,尊奉“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孟子为上宾,自己亲自为将,领兵挂帅,齐宣王还把头发更少、更加长坏了的淳于髡配给她当监军。
孟子不厌其烦地规劝齐宣王,即使说正事时“王顾左右而言他”,也初心不改,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比如,“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经过君臣后三方密切配合,齐国迅速恢复了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然而,一个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使钟离春和孟子产生了严重分歧,不仅直接影响了两人的人生轨迹,甚至改变了齐国国运乃至天下大势。
当时,燕国的奇葩国君燕王哙不知哪根筋没搭对,非要把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引起太子不满,爆发举国内乱。
钟离春和孟子都认为子之篡国,齐国应以国际警察之姿强势介入。
于是,齐宣王任命匡章挂帅,征讨燕国,钟离春也带着自己的女兵军团一并出战。
仅仅不到50天时间,齐军就攻破了燕国除都城蓟(现在的北京)以外的全部城池,杀死了燕王哙、剁碎了子之。
而且燕太子也在乱军中身亡,燕国群龙无首,面临灭国危机。
然而,国际社会不会愿意看到齐国吞并燕国后领土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赵武灵王和秦惠文王都在伺机干预,给了齐国很大的外交压力。
钟离春强烈建议一鼓作气拿下蓟城,奠定齐国称霸东方的万世基业。
孟子却认为灭人宗庙于理不合,建议齐宣王见好就收。
恰在此时,与燕国有特殊感情的大忽悠苏秦急忙赶来齐国,对齐宣王一顿连唬带蒙,吓得他赶紧把吃到嘴里的肉全都吐了出去,但仍与燕国百姓结下了解不开的国仇家恨。
或许是因为与王后产生裂痕,或许是感到无法施展抱负,此后不久孟子便离开了齐国。
郁闷的钟离春虽对留下燕国这个隐患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无力回天,此后再无率军出征记录,突然从史书中销声匿迹。
齐宣王并不知道仅30年后,齐国将会被燕国一个叫乐毅的大将率领五国联军攻破七十二城,更不会想到自己号称“东帝”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竟被剥皮抽筋而死。
虽然名将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挽回了亡国危局。但艰难重生的齐国已不再具有匹敌秦、赵的强国实力,彻底堕入二流,苟延残喘。
如果钟离春活到了70多岁,她应该会知道后续的这些悲惨故事,老泪纵横之余,她会否明白,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阻挡不住秦制一统的历史大势?
她会否明白,所谓的政治正确距离实践正确究竟有多远?
她会否明白,烂泥真的是能够扶上墙的吗?
——《泰山足印》第3.3节:无法更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