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男人在听完女人的抱怨和牢骚后,总是去分析她困扰的原因帮她找到解决方法。而实际上女人想要的是感情上的共鸣而不是解决方法。老实人喜欢讲道理,聪明人喜欢讲感情。在四十不惑,五十知命的年纪里,请记住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当理性和感性产生碰撞时,千万别讲道理,要讲感情。司马光一生著述颇丰,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16种卷。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其著作影响力最大的除《资治通鉴》外,还有《家范》一书。司马光曾在《家范》中明确的指出:家庭和睦之道在于---忍、忍、忍!张公艺,郓州寿张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麟德中,高宗封泰山,过寿张,幸其宅,召见公艺,问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艺请纸笔以对,乃书“忍”字百余以进。---《家范》大致意思是:在唐代郓州,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贤人名叫张公艺。他家九代聚居,北齐、隋朝、唐朝都表彰过他的家族。麟德年间,唐高宗到泰山封禅,经过寿张时,驾临张公艺家。高宗召见张公艺,问他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方法。张公艺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忍”字进呈给高宗皇帝。他的意思是说,有的家族之所以不能和睦协调地相处,或者是因为家长分派衣食不公平,或者是因为上下尊卑的礼节有疏漏,这样,家庭内部互相责备,产生怨恨,便形成了矛盾和争斗。倘若家人都能够互相忍让,那么家族成员就能和睦相处了,整个家族也能长盛不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倘若想要家庭和睦,生活幸福,那么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忍!能忍就忍,不能忍也要忍,忍无可忍还是要忍。可是面对争端,忍真能解决问题吗?未必!相信这个答案,早已被广大男性同胞觉察了。每次都忍,忍到最后,发现自己已经忍无可忍,无处可忍了。忍,只缓解了病痛,却未解决病根。不然,那能咋滴?难道要和对方讲道理吗?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家庭是讲理的地方吗?相信八成的朋友会说:是的,要讲理。如果你这么回答,要么你还没结过婚,要么你还不够爱你的另一半。家,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尤其是当你面对这个家的女主人时,讲道理,真的很难很难。比如我跟我爱人之间。我说,孩子不能看太久手机。她说,孩子看的都是儿童教育节目。我想辩驳,但是我忍住了,并不是因为我君子风度,而是瞬间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杀气。前两天吃饭时,我随口说了句上班太累了。结果让她听到了。你知道她是什么反应?马上收拾包袱要回娘家。我问:“这是为何?”一开始我也没明白,后来才知道,她是觉得我嫌弃她赚钱少,伤了自尊。逻辑呢?因果呢?原因呢?这根本就是无理取闹,不讲理嘛!可是夫妻两人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你越讲理,对方越不听。两个人吵架,男人吵的是理,女人吵的是爱!到最后男人觉得女人不讲理,女人觉得男人不爱自己!人们从来不爱听真话,只爱听他们愿意听的话!婚前男人都懂的真理,婚后却忘了。所以请记住,发生争执时,讲道理往往会把事情变的更糟糕,照顾彼此的情绪,才能使你的家庭变的和谐。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比。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如果一开始,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真是活该!”其他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古人云“君子反求诸己”、“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倘若反观自身,看到自己要不足的地方,主动承认错误,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家庭和睦,生活和谐。鬼谷子说:说者听,必合于情,情合者听。啥意思呢?记住一个词汇:合情。啥叫合情?情投意合!别讲道理,要讲感情。为什么别人会听你?因为你们情投意合,而不是你讲了多么高深的大道理。所谓的合情又是什么呢?这即是佛说的共业。心理学中说的同理心。人本主义者说的共情。总之,一定要跟对方情感共鸣。所谓的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本质上其实就是找到了同理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及立场,察觉他人的真正需要。所以你句句都是对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同理心呢?有三个方向:理解他人的立场、感受他人的情感、明白他人的需求。就如鬼谷子说的:反以知彼,覆以知己。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别人。能够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记住,天理如是,共情与忍。家是讲感情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如此,社会也是如此!鬼谷子曾说: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