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想法和行为难免会受到所处位置的影响,并因为位置的不同而做出符合各自身份的不同的选择。
在《易经》学习中,每一卦的六个爻位也对应了六个不同的所处位阶。当然了,这六个位阶并没有具体指代,而是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人生阶段来进行各自对应的。《乾》卦中,九五代表了君王,而这个官阶体系也是《易经》中最常见的六个爻位的指代。按照古时常见的官阶体系,大致划分如下:初爻为“士”的位置,身份或者为平民,或者为官员雇佣的没有官阶的下属。二爻为“大夫”的位置,进入到了官员的序列,二爻对应五爻,所以,也常常指代为君主的亲信,虽然位阶不高,但却握有相当的实权。三爻位处下卦的最上一爻,“诸侯”的位置,掌管一方事务,为地方最高长官。四爻则进入到上卦,贴近五爻,代表了辅助君主治国的位居朝堂的国之重臣。五爻自然是“君主”位,代表了最高统治者。上爻则通常代表了太上皇或者用于祭祀的太庙。一切学习的最大意义在于应用,虽然《易经》所处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极为久远,但后学者还是要将其应用于当今这个时代,那么,如何将六个爻位对应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呢?一个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学生生涯时,那么,这六个爻位可能会代表如下阶段。初爻代表中小学生,二爻代表高中生,三爻代表大学生。对于当今社会而言,下卦的这三个爻位算是主流能够达到的了。到了四爻,代表硕士生。五爻代表博士生。上爻则代表了由学生向社会人士转换的身份。如果仔细想想,其实有时候“时序”和“位置”是可以互换相通的,仍旧用上一段的内容来说明。按照学生阶段来划分,初爻代表中小学阶段,二爻代表高中阶段,三爻代表大学阶段,四爻代表硕士学习阶段,五爻代表博士学习阶段,上爻则代表由学校向社会转换的阶段。“位阶”是研究《易经》必须搞清楚的一个概念,必须要懂得针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去进行分析和规划,必须要根据当下所处的“位阶”,认真决定下一个“位阶”。学习《易经》可以深刻了解自己,了解现状,并可能因此对人生的下一个“位阶”做出最为正确的规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