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之捭阖之理

捭阖之理在《鬼谷子·捭阖》篇中提到: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内楗》篇里也提到: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我们先看第一句话,捭阖者天地之道。那么春夏秋冬也是天地之道。结合起来是什么呢?四时是有象的,也就是四时呈现的不同状态,春象为生,夏象为长,秋象为收,冬象为藏。也就是说春开于生,夏开于长,秋开于收,冬开于藏。每个季节而言,除了开的象,其他的都是闭合的。所以说四时开闭,遵守这个天地的达法则,类比的引申的到不同的事物上去,万物就都可以转化,顺应万物的成长规律。知其开闭也就知其阴阳,知其阴阳,也就可以变动阴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变动阴阳,不是说随便变,而是顺着客观发展的规律变。这里与其说是变,不如说是顺。也就是顺阴阳。根据具体事物的规律来顺着他该有的阴阳来调整。如果正好符合规律就不用动了,如果不符合就去调整到他本来该有的阴阳状态,这就是变阴阳。原则上认为的事物如果没达到一个高度系统化。是很难完全符合本来阴阳的。故曰变。我们再看内《楗篇》的句子: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善变者,其实是善变动阴阳者。也就是顺天地之变。而万物生于天而成于地。在现实中这个天代表“可能性”,而地代表“资源”。天是看不见的,只能去感知。地是看的见的,所以审知地势。也就是清楚而详细的知道地的情况。这里的地在实际中是就是看得见的条件,或者事物发生的基础。乃通于天:就是遵守天地的法则,又详细知道地势的情况下,那么做出的调整就与天相通。故曰乃通与天。这样把天地四时之正的法则,运用到实际中,自然就是“以化四时”了。意思就是把天地的规律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了。那么“使鬼神”其实就是变动阴阳的意思而来。鬼为阴,神为阳。这里的“使”字,体现出主动变动阴阳的意思。也就是按照天地法则。把不合时宜的归顺过来。所以下面说“合于阴阳”。人民都在天地中,都在具体的事件中。做到这样自然可牧人民了。这里的牧是从道的高度,天地的大法则来衡量的。所以并不是简单的驱使奴役。而是把人民都归顺到天地之正的道路上来。这样人民安居乐业,万物欣欣向荣。运营公司也是这个道理。人各安其位,各显其能。就是顺了!这两句可谓天地之正在鬼谷子具体篇章里的运用了。也算做捭阖之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