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物鬼谷子纵横家的鼻祖千古奇人

中科医院专家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被后世尊为“谋圣”,在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学术大家。

鬼谷子春秋时期,在周王朝的阳城地界,有一个山谷,山深树密,幽不可测,不是一般人所能居住的地方,所以叫“鬼谷”。在这谷中居有一位隐者,自号“鬼谷子”,相传他是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他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鬼谷子的师傅离世前,交给鬼谷子一卷竹简,简上书“天书”2字。鬼谷子打开一看,却发现书里从头至尾竟无一字,鬼谷子不觉心中纳闷。他苦思冥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个结果来,他一时觉得无着无落,心中感觉空空荡荡的,无心茶饭,就钻进自己的洞室倒头便睡。可偏偏睡不着,鬼谷子辗转反侧,老是想着那卷无字天书竹简,直折腾到黑,那竹简仍在眼前铺开卷起,卷起铺开。他索性爬将起来,点着松明火把,借着灯光再看这部“天书”。这一看吓得他跳了起来,竹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闪闪发光,鬼谷子叹道:“莫非这就是世传《金书》?”鬼谷子一时兴致倍增,一口气读将下去,从头至尾背之成诵。

原来上面录着一部纵横家书,尽讲些捭阖、反应、内楗、抵峨、飞钳之术。全书共有十三篇。

读完这十三篇,鬼谷子不禁拍案叫绝。他不禁想起与师父一起生活研习的时光,想着想着,不觉一阵阵的心酸,不知过了多久,鬼谷子又钻进被窝睡去。第二天太阳升起挺高之后,鬼谷子才忽然醒来。他又把《金书》打开来看,不料书中又一字皆无。鬼谷子又苦思冥想起来,不觉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谷子又发现金书闪着金光,字迹依稀可见。鬼谷子越发感到奇怪了,仔细查看之后,才明白,原来月光从天窗射进来照在《金书》上,金书属阴性,见日则不显,在月光、灯光下才显其缕缕金文。怎么换了文章,昨天读的本是纵横之言,如今怎么成了兵法?鬼谷子把竹简细细翻一遍,还是兵法,他一口气读将下去,书还是分为13篇。鬼谷子反反复复地读《金书》,日夜揣摩《金书》所含的义理,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最后他根据《金书》的内容,再根据自己的参悟体会,写出了《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两书。《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代表了战国游说之士的理论、策略和手段,是纵横捭阖术的经验总结,其中涉及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鬼谷子《鬼谷子》灵活运用古老的阴阳学说,解释并驾驭战国时代激烈的社会矛盾,制定出一整套了解社会并干预社会的计谋权术,构建了纵横游说之术的系统理论。纵横游说之说培养了苏秦、张仪等杰出的游说之士,这些杰出的游说之士在舞台上演出了“合纵”“连横”的一幕幕风云变幻的戏剧性场面。这部奇书非常看重谋略,但更看重人。有了奇谋并不等于成功,因为奇谋需要有人去完成,去实施。有的人会用谋,而有的人却不会用谋。会用谋者圆满成功,不会用谋者不免失败,甚至会丢掉生命。《鬼谷子》一书充满了功利主义思想,它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切自认为最合理的手段都可以运用。《鬼谷子》一书可以说是谋略的集大成者,自诞生以来,影响深远,秦汉以来凡涉足纵横、计谋家者,在进行相关活动时其所采用的手段、方法,无不带有《鬼谷子》的痕迹,打有鬼谷子的烙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