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和当时一位同学也是好友去逛书店,买了一本《鬼谷子注释本》,好友说要借他先看,其实我心知他是看不懂得,他的聪明才智虽然好几倍高于我,但他平时并没有看书的基础,像这种古文本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得了的,但碍于情面我还是借给了他。不料,在几天后因为看不懂就把书还给我,同时还对我说了一番令我终生难忘,并且也间接的成就了我的话:“这本书虽然我看不懂,但我们(包括另一位好友)的聪明才智远远在你之上,即便你努力学习赶上了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也早已超过现在的聪明了,所以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学习,你永远都不可能会超过我们的。”
当时我是真的默然了,内心虽然很痛,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话是正确的,当时他们的天分确实远远不是我所能寄想的,所以我只能暗暗地对自己说:“如果现在你们走一步,我走三步也赶不上的话,那我就走十步甚至更多步,总有一天这量的积累一定会呈现质的飞跃。”
……
二十岁待业在家时,有一位比我年长的朋友来找我喝茶,我刚好在看南师的《论语别裁》,他就义正辞严的批评了我,“你现还这么年轻,你怎么会去看这些书呢?”一泡茶的功夫,还给我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无法是这些书会毒害我之类的忠言,由始至终我都是微笑着点头称是,在他讲课结束后同时也说了一番让我哭笑不得的话:“这些书在我年轻的时候也稍微有看过一点,现在虽然都忘了,但如果我翻开来讲给你听的话,也要比你所能理解的更要深。”同时也劝我以后不要再看方面的书,多看一些有益的书。也从那时候开始,我都不太乐意让他人知道我具体在看什么书,这并不是怕被人嘲笑和教训,而是懒得解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也自然难得清净了。
后来学《易经》,别人一看到我家里有关易学的书,多数都会说这样的话,大概就就是:“唉呀,你现在怎么连风水算命也都学了啊?”这句话我到现在为止还真的不知道该用感叹号还是用问号好,但很明显在别人的眼中我或许成了莫名其妙的异类或不入流的人吧。记得前几年在公司培训部学习演讲的时候,第一次上台所选择的讲题便是《易经的智慧》,开场白我就先声明我完全不懂占卜算命的,而且易学本身是智慧之学,绝不是人们平常所认为的风水算命看相这些江湖术数。
那场演讲可以说很成功,因为吸引了所有人的专注力和兴趣,在课后大家谈论得也异常的兴奋活跃,但令我最无奈的,所有的人依然还是只好奇算卦占卜这些方面的,而对于《易经》本身所包含的智慧,却可以说一丁点儿兴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