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抵巇术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全

“抵巇术”具体讨论的是游说之士的从政原则与处世态度。抵,本义是击、接触,可引申为处理、利用。“巇”,原为险峻、险恶之意,后引申为缝隙、矛盾、漏洞等意。抵巇,就是针对社会所出现的裂缝(即各种矛盾与问题)而采取不同的手段。

《鬼谷子》曰:“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这里体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态度。“巇”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万事万物都会有裂缝、矛盾或漏洞,而裂缝的出现是有征兆的,圣智之士,则能知兆联于初萌,塞缝隙于始见,及时“抵巇”。“抵巇术”分两种,一种是消除隐患的“抵”己之“巇”,一种是乘人之隙的“抵”人之“巇”。对己之“巇”,应修补纠正;对人之“巇”,应洞察利用。

抵巇的基础是了解,是观察,是推理。事有自然,物有合离。世界的本质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所以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巇隙。运用“抵巇术”,应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着眼全局。若世道还可挽救,就采取措施查补漏洞,“抵而塞之”;若世道不可挽救,就循其漏洞,乘隙而击,“抵而得之”。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才可以掌握住天地间的神妙变化。

(一)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合离:此指分合规律。见:察知。辞:通异,异点,此指事物、事件本身的特点。反往以验来:社会事件的历史考察法。反往,考察事件的历史成因、历史过程。验来,以历史过程比证今天的发展,以掌握其规律。

世间事物都有自己本身的存在规律,事情都有它们自然聚合分离循环往复的道理。但对这些属性和规律,有的近在身边却难以看透,有的远在天边却了若指掌。近在身边难以看透,那是由于不察对方虚实的缘故;远在天边却了若指掌,是因为对它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深入研究,用经验来推论将来的缘故。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只吃馅,吃完了就将饺子皮丢到屋子后面的小河里。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家,父母也相继病逝。这下子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是个好人,每顿送给他一碗面糊糊吃。他则洗心革面,发奋读书,发誓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好好感谢大嫂。三年后,他果真中了魁,做了官,于是就衣锦还乡去见大嫂。大嫂什么礼物也不愿意接受,而是对他说:“你不要感谢我。我没给你什么,三年来你吃的饭都是当年你丢下的饺子皮,我收集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还给你了。”大官愣住了,继而思考良久……

世间万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变化而来的,都有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一个人的本性是善的,可是如果不注意修养自身,日后也可能逐渐地变坏。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周武王灭掉商朝,做了天子以后,远方的西戎国派使臣送来一条大狗。这条狗是西戎的特产,非常名贵,武王高兴地收下了。召公担心武王贪图享受,就劝谏他。武王觉得不过是收下一条狗,没什么大不了的。召公说:“贤明的君主应该给百官做出表率,随时注意积累自己的德行,哪怕是小细节也应该注意。大德是由小德积累而来的,就好像用土去堆一座很高的山。山很快就要堆成了,只差一筐土的高度。如果这时你停止了,就不能成功,这不是太可惜了吗?您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可不能犯这种错误啊!”武王听了召公的劝告,就专心治理朝政,最终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鬼谷子说得好:“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为什么在近处的反而看不见呢?因为近处的东西太平常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被重视,因为它们太小了。但是有句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对于想干大事的人,就怎么能轻视小节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