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代的生活当中,总会碰见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好办的也有难办的。其实好办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知道这件事清应该怎么去做就一定会成功,那么难办的事情,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才能成功。但其实在,我们再遇上难办事情的还是,最关键的还是没有抓住这个事情的重点所在,只要抓住了这个事情的重点,随即去突破这件事,那么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变得有效率的多,从而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鬼谷子》这本书当中就有说到这么一句话:“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事物发展变化都是无穷无尽的,但它们最终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归宿:或属阴或归阳,或柔或刚强;或开放或封闭;或松弛或紧张。所以,圣人始终都要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且观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推断出对方智谋高地,和能力大小。在比较他们技巧方面的长短处。至于人们所说的贤良、不肖、智慧、愚蠢、勇敢、怯懦这些都是有区别的。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还可以金升,也能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这都要靠无为来掌控。
鬼谷子在这一点当中鬼谷子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到了,那就是不管说明事情有一个起作用的关键点所在的,只要抓住了这个点,那就能掌控全局主宰一切。就跟我们小时候去放牛一样,要想驱使一条牛去耕田,光用自己的蛮力去推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给牛系上鼻环,用绳子牵着鼻环让牛下地耕田。在这点当中,就是抓住了牛的要害,也就是关键点所在,所以牛就会乖乖的听话耕田了。
鬼谷子在三国时期,曹操军队的军法不是很严明,随后在曹操有一次发兵宛城的经过一篇麦地的时候,曹操就说了:“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但说完这句话没多久,曹操自己的马儿被麦田里的小鸟给吓到了,随后就窜进了麦田里,也就是说曹操自己违反了军纪。随后曹操就叫来随性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但官员就说了:“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到:“我亲口说的话我都不遵守,那还会有谁去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够去统领成千上完的士兵呢。”此话一说完,曹操随即就抽出自己腰间的配件要自刎。这时候的众人连忙拦住,大臣郭嘉就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发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这时候的曹操沉思了好久说道:“既然古书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身上有肩负这天子交给我的众人,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数,我既然犯了错误理应受到惩罚。”随后,曹操就用自己的佩剑割断了自己的头发,说:“那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把”,随后有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应该是要斩首示众的,但是因为身负重任,就用头发代替自己的头。三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一个人不遵从军令的,就开始小心翼翼的经过麦田了。
曹操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自己手底下的士兵严守军令,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将领以身作则,只有把握了这个关键点,自己带领起这些兵来才会事半功倍。且不要小看当时“割发”只是一个小小的惩罚,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很封建的说法那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不可以随意的伤害,所以割发在当时也算是不孝之罪了。但是曹操这样做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手底下的士兵能够好好地听从自己的话,一旦要说违反了军令的话,那就是掉头之罪了。我相信当时的士兵都不想因为这一点小事情而失去自己的性命,且出来打仗的士兵理应是牺牲在战场上的,怎么能够被自己的人残杀呢,这要是传出去也是十分丢人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只能乖乖的听话,遵守曹操下的命令,毕竟曹操自己是身有重任才割发代首的,自己就是个士兵而已,违法肯定是要掉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