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人已至中年。
也曾陌上人如玉,也曾君子世无双。叹岁月流年,曾经的小家碧玉却也常常“河东狮吼”,曾经的谦谦君子也时时“暴躁如雷”。
每天不是朝着孩子叫,就是冲着伴侣吼,走到外面还时不时杠着火。
逞嘴舍之气,泄莫名情绪,不但毁了心情,还失了风度。
人到中年,最好和谁都别杠。
人性教父卡耐基说:“在争辩中唯一能够获胜的方法是不要争辩。”
01别和孩子杠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忧。”
不争,可哪一个父母没有因孩子闹过心啊?哪一个父母没有和孩子杠过劲啊?
作家麦家曾经和父亲杠了17年,从没喊过父亲。不想他和自己的儿子又重演了这“杠劲”的人生。
有一次,儿子和同学打架被喊家长。麦家不问青红皂白,甩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
从此,父亲和儿子就硬杠上了,谁看谁也不顺眼,父子俩的关系越来越恶化。
上初二时,儿子麦恩突然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愿再去学校,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
这个门一关,就是年,上千个日子,再没打开过。
麦家痛心地说:他绝对不允许你以任何方式进他的房间,如果说你冒犯了他,进了他的房间,那他肯定会离家出走。”
麦家站在《朗读者》的舞台,卸下作家的光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回忆这段往事时,几次哽咽。
不管什么身份,在家庭亲子关系中,“硬杠”是常态,看谁别过谁,拉锯战。
麦家后来在送儿子出国时,也反省说:和孩子相处最简单的办法,是当好旁观者,看着他在干什么。你阻止不了他,那就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真的,身为父母要想孩子听话唯一的诀窍,就是:闭嘴和倾听。
千万别和孩子较劲。
殊不知,越杠,人越远。
《老子》中的智慧也一样适用于亲子教育: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他硬,你就柔。
以柔克刚,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是上上策。
02别和伴侣杠
马克哈登说:
“你如果想跟另一个人共同生活,就必须有所让步。”
夫妻相处生活,难免磕磕碰碰。
《奇葩说》有一期节目,一位辩手讲,他跟女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两人都觉得自己有理,谁也不肯让步。
他是辩手啊,很轻易就逮到女友的逻辑漏洞,于是有板有眼列出论据逐一反驳,把女友驳得体无完肤。
没想到还没等到他得意,女友却更生气了。
“抬杠”得得分出个是非对错,赢了道理,输了爱,又何必呢?
说个非常经典的夫妻吵架画面:
夫妻吵架,男人吵不赢女人,直接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女人吼,“你躺床上干嘛”?
男人杠,“死了”!
女人急了,“死了怎么还睁着眼”?
“死不瞑目”!男人又怼了回去。
女人加问:“那怎么还呼吸”?
男人一杠到底,“咽不下这口气”!
世间的言语之争,争的无非是嘴上痛快,并没有半点实际意义。
家,不是战场,不需要摇旗呐喊,论谁胜败。做人最大的忌讳,就是和家人论对错,摆胜败。
作家艾小羊曾写过这么一段话:
“不要动不动在亲密关系中谈三观、争对错,而是要懂得自省与感恩,明白亲密比正确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记得,不争输赢,是对伴侣最大的温柔。
0不和外人杠
《鬼谷子》里讲:
“平言者,决而干勇。”
决而干勇,并不是让人逞一时之勇。重点是“平言”,平言,就是不“抬杠”。
可是,现实中不谙此道的大有人在,因此吃亏的也不在话下。
大连泉水龙畔桥,一辆奥迪与一辆尼桑轿车发生刮蹭,就是刮蹭了后视镜而已。
一点小事故,多大点事?
双方车主三言两语谁也不让谁,你杠我也杠,你硬我比你还硬!
结果,1岁的李某拿出车里50公分长的甩棍下车,42岁的陈某没躲,夺下了甩棍,两人扭打起来。
不想,李某又返回车上拿出了折叠刀,陈某被刺伤,因失血过多不幸身亡。
1岁奥迪轿车司机李某,因此被判15年。
42岁的陈某死了,但其妻子腹中怀有待产的双胞胎儿子呢。
可叹可气不?!杠来杠去,把命都杠进去了!
要知道,与烂人纠缠,无论何种结局,你都是输家。
真正聪明的人,都无视对手的挑衅。世界上最狠的报复,就是不在乎。
电影《公主日记》里有句经典台词:
总有一天,我会成长,而你永远是个烂人。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与烂人计较,不和烂事纠缠。
04
老子说过:
“天下之道,不争而善胜。”
越争,越失;越杠,越败。
谁和你杠,谁对!
跟谁都不争,你才真的赢了。
周国平说: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到了一定年龄,你终将学会不再与人硬杠。
文:子芊上上,温暖向阳,上上而行。专注于吸引力法则,专注于能量疗愈。感恩大家,敬请